[發明專利]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熱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81594.0 | 申請日: | 2017-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37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余燦生;鄭之旺;王羿;張功庭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1/22 | 分類號: | B21B1/22;B21B37/74;B21B45/02;C22C38/02;C22C38/04;C22C38/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 地址: | 617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混凝土 固定 高強 冷硬卷 熱軋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熱軋方法。針對現有方法不能簡單的制備得到質量好的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熱軋方法,具體步驟為:a、將鋼坯入爐加熱,入爐溫度≥400℃,總加熱時間≥210min;b、粗軋,采用5道次軋制,每道次變形在20%以上;c、精軋,采用7道次軋制,終軋溫度為880~920℃,采用前段層流冷卻方式進行冷卻,卷取溫度為630~670℃,得到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的冷軋原料。本發明熱軋方法操作簡單,熱軋后的鋼板表面質量好,力學性能優異,能夠滿足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熱軋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建設規模空前擴大,對建筑施工的模板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混凝土模板固定件(類似“抱箍”的零件)兩頭由螺栓連接保持構成模板需要的形狀,故要求較強的承載能力(強度),在混凝土凝固后直接用鐵錘等工具敲斷便于快速拆卸,為了降低敲擊的人力成本故需連接件脆性較大,故選用硬而脆的材質較為適宜,高強冷硬卷材質本身的性能與其符合性較好,目前部分國外企業用冷硬卷生產建筑混凝土固定件。國內關于中碳錳鋼(類似SAE J403~2001中SAE1035)生產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的工藝較少。
專利CN105088063 A公開了一種加工硬化高強鋼及其制備方法,其熱軋特征為:連鑄板坯在連續或半連續熱連軋機架上進行軋制,粗軋后進行精軋,精軋為7道次連軋,精軋后成品厚度為2.0~3.0mm厚度,終軋溫度為820℃~850℃,軋后快速冷卻,卷取溫度為500℃~580℃。其精軋后快速冷卻會導致熱軋板硬而脆,產生馬氏體和片層結構更加細小的硬脆珠光體,在后續的冷軋過程邊部缺陷的風險大增。
專利CN201510061503公開了一種細化35號鋼奧氏體晶粒的加熱方法,其具體操作為:(1)將35號鋼快速加熱到1000~1100℃,保溫1~5s;(2)首先快速冷卻至950~1000℃保溫1~5s,再快速冷卻至900~950℃保溫1~5s;繼續冷卻850~900℃保溫1~5s;最后快速冷卻至820~850℃保溫5~20s,冷卻速度均大于或等于10℃/s;(3)將步驟(2)所得35號鋼進行淬火或快速移至爐膛溫度為820~850℃的井式爐或臺式爐中保溫5~60min后進行空冷或淬火。該專利提出了細化35號鋼奧氏體的加熱方法,但反復的分段加熱、冷卻,調整冷速在實驗室可以實現而無法運用到工業生產中,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希望通過盡量簡單有效方法獲得想要的效果。
專利CN201310201201公開了一種冷軋薄板45號鋼及其生產方法,其熱軋工藝為:熱軋加熱出爐溫度為1200~1300℃,終軋溫度910±20℃,所述熱軋卷卷取溫度為690±20℃。該專利僅初略的給出了加熱爐溫度、終軋溫度和卷取溫度,未對入爐溫度、保溫時間、各段加熱參數進行表述,不能保證加熱效果,并且未提及中間坯厚度(即精軋壓下率),不能保證熱軋組織的均勻性。
因此,還沒有一種適合的方法能夠采用碳錳鋼軋制得到質量好的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現有方法不能簡單的制備得到質量好的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建筑混凝土固定件用高強冷硬卷熱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鋼坯入爐加熱,入爐溫度≥400℃,預熱段溫度為800~1100℃加熱時間≥50min,加熱段溫度為1000~1200℃加熱時間≥60min,均熱段溫度為1200~1300℃均熱時間≥30min,總加熱時間≥210min;
b、將加熱后的鋼坯進行粗軋,采用5道次軋制,每道次變形在20%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815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