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水電解系統(tǒng)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175057.5 | 申請日: | 2017-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35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倉品大輔;武內(nèi)淳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5B1/04 | 分類號: | C25B1/04;C25B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栗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電 系統(tǒng)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水電解系統(tǒng)(1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電解系統(tǒng)(10)具有:
水電解裝置(22),其對水進行通電分解,使陽極側產(chǎn)生氧氣,且使陰極側產(chǎn)生壓力高于所述氧氣的氫氣;
氣液分離器(60),其對由所述水電解裝置(22)排出的氫氣所含有的水分進行分離;
氫氣導出線路(62),其從所述氣液分離器(60)導出氫氣;
第一排水線路(64),其排出存留于所述氣液分離器(60)的液態(tài)水;
泄壓線路(66),其對所述氣液分離器(60)進行泄壓;
低壓用水封器(68),其設置于所述第一排水線路(64)和所述泄壓線路(66)的下游;
排氣線路(70),其排出所述低壓用水封器(68)內(nèi)的氣體;
第二排水線路(72),其排出存留于所述低壓用水封器(68)的所述液態(tài)水;
高壓排水用電磁閥(102),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排水線路(64);
泄壓用電磁閥(114),其配置于所述泄壓線路(66);
閉塞閥(130),其配置于所述排氣線路(70),使所述排氣線路(70)閉塞;
低壓排水用電磁閥(140),其配置于所述第二排水線路(72);
壓力獲得部(124),其獲得所述低壓用水封器(68)內(nèi)的壓力;和
控制裝置(26),其根據(jù)所述壓力獲得部(124)所獲得的所述壓力來判定所述泄壓線路(66)的氫氣泄漏,
所述水電解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具有:
電解時壓力獲得工序,通過所述壓力獲得部(124)獲得電解時壓力,其中,所述電解時壓力為所述控制裝置(26)使所述高壓排水用電磁閥(102)、所述泄壓用電磁閥(114)和所述低壓排水用電磁閥(140)為關閉狀態(tài)且由所述水電解裝置(22)進行的氫氣生成正在執(zhí)行時的所述低壓用水封器(68)內(nèi)的壓力;和
氫氣泄漏判定工序,所述控制裝置(26)至少根據(jù)所述電解時壓力來判定所述泄壓線路(66)的氫氣泄漏的發(fā)生。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電解系統(tǒng)(1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基準壓力獲得工序,通過所述壓力獲得部(124)獲得基準壓力,其中,所述基準壓力為所述控制裝置(26)使所述高壓排水用電磁閥(102)為關閉狀態(tài),使所述泄壓用電磁閥(114)為打開狀態(tài),使所述低壓排水用電磁閥(140)為關閉狀態(tài)或打開狀態(tài)且由所述水電解裝置(22)進行的氫氣生成處于停止狀態(tài)時的所述低壓用水封器(68)內(nèi)的壓力,
在所述氫氣泄漏判定工序中,所述控制裝置(26)根據(jù)所述電解時壓力和所述基準壓力的比較結果來判定所述氫氣泄漏的發(fā)生。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電解系統(tǒng)(1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準壓力獲得工序中,所述控制裝置(26)使所述低壓排水用電磁閥(140)為打開狀態(tài)而對所述低壓用水封器(68)內(nèi)減壓之后,通過所述壓力獲得部(124)來獲得所述基準壓力,
在所述氫氣泄漏判定工序中,所述控制裝置(26)根據(jù)所述電解時壓力和減壓后的所述基準壓力的比較結果來判定所述氫氣泄漏的發(fā)生。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水電解系統(tǒng)(1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水電解裝置(22)進行的氫氣生成開始時進行所述氫氣泄漏判定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7505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