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74920.5 | 申請日: | 2017-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0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偉球;李慶魁;劉金根;朱文婷;徐崢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G9/18;A01G9/24;C05F15/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趙紅霞 |
| 地址: | 21500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置 秸稈 生物 反應堆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能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秸稈生物發酵的應用形式之一,是在一定設施條件下,微生物秸稈腐熟菌劑、催化劑和凈化劑將秸稈定向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CO2、熱量、抗病孢子、酶、有機和無機養料,進而實現作物高產、優質和無污染的目的。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能夠綜合改善作物生長狀況,大幅度地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顯著改善長期施用化肥導致的土壤生態惡化、土傳病害嚴重及溫室大棚內冬春季地溫低、二氧化碳不足等問題,是推動秸稈和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促進多種生產要素有效轉化、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充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和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自2012年起,江蘇省將“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列為全省農業重大技術之一,著力在設施蔬菜生產上推廣應用此技術。蘇州地區秸稈資源相當豐富,但目前秸稈有效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經濟利益驅動和生產技術的制約,蘇州地區不少蔬菜生產基地形成長期連作種植模式,缺少輪作倒茬,對土地重用缺養;在施肥打藥環節上,過度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退化、土傳病害加劇、連作障礙凸顯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蔬菜產量和質量,威脅著設施蔬菜效益的穩定和提高。在蘇州地區冬季及早春應用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一方面能夠為作物提供相對適宜的生長環境,有效解決越冬茬蔬菜栽培障礙的問題,避免作物遭受低溫、冷害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能夠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促進蔬菜的提早上市,增加產量,提高產值和效益。此外,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應用,為農作物秸稈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效新途徑。因此,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一項有著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為一體的綜合性新技術,在蘇州地區設施農業生產中運用前景十分廣闊。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的蔬菜生產基地缺少輪作倒茬,對土地重用缺養;過度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退化、土傳病害加劇、連作障礙凸顯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蔬菜產量和質量。通過建造秸稈生物反應堆,可以有效地將廢棄的秸稈轉化為作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熱量、有機無機養分等,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作物生長,達到增加產量、提高品質的目的。同時,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還可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實現無公害生產的有效技術措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制備方法及其在設施西紅柿生產中的應用。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制備方法,所述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1千克秸稈腐熟菌劑兌摻20千克麥麩,加水20千克,混合拌勻,堆積發酵4小時;
步驟二,在兩種植行下開溝;
步驟三,在溝內鋪放秸稈,秸稈以水稻秸稈為主,按60000kg/hm2的秸稈用量,192m2溫室大棚的棚秸稈用量為1152千克;底部鋪放整秸稈,上部鋪放碎軟秸稈;
步驟四,每條溝施用處理后的秸稈腐熟菌劑40千克,分兩次均勻撒在秸稈上;撒施羊糞和菜籽餅;
步驟五,將溝兩邊的土回填于秸稈上,形成種植壟,并將壟面整平;
步驟六,第一次澆水,間隔3~4天后再澆第二水;在兩行種植壟上覆蓋地膜;
步驟七,每次澆水后以及覆膜、定植后打孔,在種植壟的中間及兩邊打三行孔;
步驟八,打孔后10天定植;定植時澆小水,定植后再打一遍孔。
進一步,所述步驟二中溝寬60厘米,溝深30厘米。
進一步,所述步驟三中碎軟秸稈厚度25~30厘米,溝兩頭露出10厘米秸稈茬。
進一步,所述步驟五中回填于秸稈的覆土厚度為20~25厘米。
進一步,所述步驟六中秸稈上土層有20厘米~25厘米。
進一步,所述步驟七中孔行距30厘米,孔距20厘米,孔粗2~3厘米。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由所述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秸稈生物反應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749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備聚酰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改善連作障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