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油茶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73826.8 | 申請日: | 2017-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2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祝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恭城福茂生油茶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6;A23F3/12;A23F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 地址: | 5425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 油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攜油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油茶是桂東、桂北的三江、龍勝、恭城、平樂等地區居民喜愛的一種食品,也是待客佳品,其用料一般為茶葉、茶油、生姜、陰米、花生米和蔥等,味道好。但是由于油茶的制作過程復雜、費時,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喝油茶極為不便。因此,人們研發出了便攜油茶,但是目前存在的油茶粉、油茶膏、便攜油茶等,有些欠缺傳統油茶的濃香等品質,感官效果差,有些沖泡時間長、保質期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便攜油茶的制作方法。本發明便攜油茶的制作方法簡單、易于操作,制作出來的油茶易于沖泡、感官效果好、保質期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便攜油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稱取:按重量份計,稱取茶葉22-27份、生姜20-27份、蒜米3-7份、百合3-5份、郁金1-3份、紅糖1-2份、食鹽9-13份和食用油2-4份;
(2)原料處理:將稱取好的茶葉、生姜、蒜米、百合和郁金分別經過粗粉碎并過篩15-20目后混合均勻,得混合原料;
(3)揉捻:將上述混合原料放入揉捻機中進行揉捻30min,得揉捻原料;
(4)發酵:往上述揉捻原料中均勻拌入重量為混合物質量0.35-0.45%的發酵輔助物和紅糖后,于23-25℃的溫度和92-94%的濕度下發酵至原料無青草氣,得發酵原料;其中,所述發酵輔料主要由單寧酸酶、β-環糊精和黑曲霉按質量比1-3:17-20:8-11混合制成;
(5)初烘:于95-100℃下,對所述發酵原料進行烘烤至含水量為20-25%,得初烘原料;
(6)微波處理:按料液比1:8-10往上述初烘原料中加入純凈水,于80-85℃下微波處理25-30min,撈出初烘原料瀝干;并將撈出初烘原料后的處理液進行濃縮、干燥,得處理粉末;
(7)二烘:于100-110℃下,對瀝干后的初烘原料進行10-15min的烘烤,得二烘原料;
(8)炒制:往炒鍋中加入食用油后,倒入二烘原料和食鹽進行炒制17-22min后,加入處理粉末,繼續炒制3-5min,得炒制料;
(9)三烘:于85-90℃下,對炒制料進行60-80min的烘干,得三烘料;
(10)粉碎:將上述三烘料進行低溫超微粉碎后,分袋包裝,即可得到本發明的油茶。
進一步的,步驟(1)中,按重量份計,稱取茶葉24份、生姜24份、蒜米5份、百合4份、郁金2份、紅糖1.3份、食鹽12份和食用油3份。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揉捻的溫度為15-18℃。
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發酵輔料主要由單寧酸酶、β-環糊精和黑曲霉按質量比2.5:18:9混合制成。
進一步的,步驟(7)中,所述二烘原料的含水量為19-23%。
進一步的,步驟(9)中,所述三烘原料的含水量為5-6%。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恭城福茂生油茶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恭城福茂生油茶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738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速溶油茶的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桂花茶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