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補鋅荸薺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64087.6 | 申請日: | 2017-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10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傳美;劉聰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五河縣金塘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廣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顯鋒 |
| 地址: | 233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荸薺 種植 方法 | ||
1.一種補鋅荸薺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幼苗期:幼苗期時向荸薺田放養泥鰍,放養密度為4~5尾/m2,撒施促長肥,撒施量為15~20kg/畝,連續撒施2次,間隔時間20~25天;
(2)營養期:營養期時向荸薺田撒施發酵豆渣,撒施量為200~300kg/畝;
(3)球莖膨大期:球莖膨大期時向荸薺田澆灌質量濃度為0.14~0.16%的硫酸錳溶液,使水深增加1~2cm,調節白天溫度為24~26℃,夜晚溫度為19~20℃,每天光照時間為12~13小時,水層深度為10~12cm;
(4)成熟期:調節水層深度為5~7cm,越冬前采挖荸薺和泥鰍,得補鋅荸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補鋅荸薺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促長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尿素34~36、過磷酸鈣31~33、硫酸鉀36~38、硼砂2.4~2.6、谷氨酸2.1~2.3、硫胺素1.6~1.8、泛酸1.4~1.6、鈣化醇1.2~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補鋅荸薺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發酵豆渣,將豆粕粉碎,調節豆粕含水量為41~43%,接入乳酸菌,于40~42℃發酵2~3天,得發酵豆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補鋅荸薺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菌,由以下重量份的菌株組成: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植物乳桿菌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任意混合。
5.一種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補鋅荸薺的種植方法種植得到的補鋅荸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五河縣金塘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未經五河縣金塘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6408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