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配電主站的故障研判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63750.0 | 申請日: | 2017-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79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殷自力;陳宇星;王清涼;黃文英;朱宗毅;李吉昌;陳冠輝;鄭震;楊群鋒;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3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配電 故障 研判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配電主站的故障研判優化的方法,包括步驟1)突降時區分事故與人工操作;2)辨識自動化設備狀態進行跳閘點分析;3)增加對緊急停電信息的過濾處理;4)校驗用采系統故障;5)將饋線上未跳閘設備的保護信號納入跳閘點分析處理;6)辨識電廠上網口配變、多電源配變,在進行跳閘點分析時忽略;7)辨識配變的停電原因、配變的帶電狀態;8)分析并生成預警配變清單。本發明提高了研判的準確性,可減少誤報漏報,大大提高配網調度及配搶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配電自動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配電主站的故障研判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經過近幾年對故障研判系統的應用,各現場積累了大量的故障案例分析經驗;但仍存在數據質量及多系統交互等問題對故障研判基礎數據產生影響,導致研判結論與實際故障情況存在偏差?;趯ΜF場實際故障案例分析與調度應用需求,需要對故障研判體系建設進行優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配電主站的故障研判優化方法,以配電自動化主站為基礎數據平臺,綜合應用地縣一體化的配電主站豐富的終端數據資源與外部系統交互的接口,通過在已有系統應用基礎上,對已有的故障研判分析邏輯進行改進、新增部分研判邏輯,以適應更多的故障情形,提升研判正確率;通過增加新的應用服務,實現對既有故障數據的自動分析,生成統計分析結果并展示告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配電主站的故障研判優化方法,包括:
步驟1:發生突降時首先校驗出線開關事故或遙控操作情況,事故情況下突降和饋線自動化結合判定,人工操作的分閘不再進行研判分析;
步驟2:在分析判定剛剛停電配變設備的同時,查詢其供電路徑上的自動化設備狀態,若存在分閘的自動化設備且此設備供電范圍內包含剛剛停電配變,則跳閘點優先選定分閘的自動化設備;
步驟3:增加對緊急停電信息的過濾處理,系統間對緊急停電進行實時推送,實時更新;
步驟4:校驗用采系統是否故障,若判斷故障則終止研判;
步驟5:將饋線上未跳閘設備的保護信號納入跳閘點分析處理;
步驟6:辨識電廠上網口配變、多電源配變,在進行跳閘點分析時忽略;
步驟7:結合DMS系統內的研判數據及故障發布記錄、計劃停電數據、調度員的操作數據,辨識配變的停電原因、配變的帶電狀態;
步驟8:基于歷史的計劃停電、歷史的停電發布,結合歷史配變的停電事件,分析出沒有上送停電事件的配變,生成預警配變清單。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的檢驗方法具體為:
在召測階段額外召測另一饋線,包括:
步驟41:下發召測命令時,兩條饋線召測命令同時下發;
步驟42:若故障饋線召測返回正常即非全空,則判定用采系統正常,繼續后續分析;
步驟43:若故障饋線召測返回異常即未返回或返回全空,則對備召饋線的返回數據進行校驗,若備召饋線同樣返回異常則判定用采系統故障。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7具體為:
根據計劃停電信息、停電發布信息、故障研判信息分析出配變的停電原因,同時給出關聯的停電發布、故障研判信息概述,基于當前實時拓撲分析配變帶電狀態,再根據其用采數據進行校驗,篩選出當前拓撲帶電情況與實際量測值不相符的配變清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637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低氮燃燒裝置
- 下一篇:加熱器及用于加熱器的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