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59092.8 | 申請日: | 2017-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17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安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宇卓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4 | 分類號: | G08G1/14;G08G1/0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停車誘導系統 地磁 監測節點 控制中心 中繼節點 信息管理 無線傳感器網絡 車輛監測 車位信息 傳輸結構 多跳方式 能量消耗 生存周期 數據傳輸 停車系統 最小化 樹型 局域網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停車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包括車輛監測模塊、WSN和信息管理控制中心,所述WSN包括監測節點、中繼節點和Sink節點,所述監測節點、所述中繼節點通過建立樹型傳輸結構將車位信息以多跳方式傳送給所述Sink節點,信息管理控制中心通過有線局域網與WSN相連;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用以最小化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傳輸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統的生存周期,并保證無線數據傳榆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停車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尋找空車位的難題日益凸顯,同時引發了交通擁堵、空氣污染、能源浪費等一系列問題。一種公認的有效解決方案是智能停車誘導系統。該系統實時監測每個停車位的可用性狀態,并通過有線/無線的方式將車位信息反饋給用戶和停車場管理員,引導用戶快速地找到合適的停車位,同時也為管理人員監控和調度整個停車場提供支持。現有的一些研究將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引入PGIS。
目前,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受到廣泛關注,其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系統架構的實現、提高系統的吞吐量、降低系統的丟包率和傳輸時延等方面,而關于系統能耗和網絡可靠性的研究則相對較少。由于WSN絕大多數是電池供電,且需要長時間連續工作,任何一次網絡傳輸的中斷都有可能造成有用信息的丟失,因此系統對能耗控制和網絡可靠性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用以最小化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傳輸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統的生存周期,并保證無線數據傳榆的可靠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包括車輛監測模塊、WSN和信息管理控制中心,所述WSN包括監測節點、中繼節點和Sink節點,所述監測節點、所述中繼節點通過建立樹型傳輸結構將車位信息以多跳方式傳送給所述Sink節點,信息管理控制中心通過有線局域網與WSN相連。
作為優選方案,還包括安裝在停車場入口的信息屏。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監測節點采用無線地磁節點,所述節點包括電源模塊、傳感器模塊、微控制器和射頻模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傳感器模塊采用HMC5883L。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微控制器采用CC430F5137。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存在如下優點:本系統采用無線地磁節點監測停車位狀態,并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與有線局域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滿足停車場應用場景的低功耗要求,用以最小化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傳輸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統的生存周期,并保證無線數據傳榆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無線地磁節點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包括車輛監測模塊、WSN和信息管理控制中心,WSN包括監測節點、中繼節點和Sink節點,監測節點、中繼節點通過建立樹型傳輸結構將車位信息以多跳方式傳送給Sink節點,信息管理控制中心通過有線局域網與WSN相連。
還包括安裝在停車場入口的信息屏。信息屏用于告知剛來的車輛當前停車場內的車位占用情況、剩余空停車位數目等。導引屏安裝在停車場內每個分岔口,用于顯示各個方向的空停車位數目,引導用戶快速找到空停車位。
監測節點采用無線地磁節點,節點包括電源模塊、傳感器模塊、微控制器和射頻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宇卓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宇卓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5909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