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皮膚腫瘤成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51719.5 | 申請日: | 2017-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7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曹慶寰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慶寰 |
| 主分類號: | G01N21/21 | 分類號: | G01N21/2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2400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皮膚 腫瘤 成像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皮膚腫瘤成像裝置,包括中心波長為650nm的半導體激光器,其前端光路上依次設有焦距為20mm的凹透鏡、焦距為80mm的凸透鏡、起偏器和呈45°角傾斜放置的平面鏡,所述平面鏡的上方依次設有檢偏器、焦距為60mm的透鏡和電荷耦合器件,所述平面鏡的下方依次設有樣品臺和吸光板上,所述樣品臺可相對于吸光板三維移動;所述起偏器、檢偏器和電荷耦合器件分別與電腦電性連接。本發明通過控制檢偏器和起偏器來實現皮膚腫瘤病變組織的偏振強度、偏振角、偏振度信息,能夠在皮膚腫瘤病變早期進行準確成像,從而獲得全面豐富的皮膚腫瘤組織信息,結構新穎,成像清晰,分辨率高,成像準確,節約時間,樣品臺的位置變換靈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儀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皮膚腫瘤成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先進檢測手段的增加,我國確診出的黑色素瘤病例也在不斷增加,大約以每年3%到8%的速度增長。另外,隨著環境污染加重,紫外線照射量日益增加,也增加了中國人群罹患皮膚黑色素瘤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癌癥報告》預示,今后數年將是全球皮膚腫瘤患者高發年份,全球每年新增癌癥患者人數將達到1500萬人,死于癌癥人數600多萬,到2020年全球范圍惡性皮膚腫瘤的發生率將再增長50%。早診斷、早治療是有效治愈惡性黑色素瘤的最有效方法。據統計,早期作出診斷和治療的患者存活5年的幾率為95%,否則患者存活5年的幾率僅為50%。資料表明,皮膚腫瘤患者的存活期直接依賴于診斷時的病情,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痊愈約三分之一的患者,而臨床皮膚腫瘤成像檢測發現的患者往往已經處于癌癥中晚期而無法痊愈,因此,研究皮膚癌癥早期檢測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國內外出現的皮膚腫瘤成像裝置多采用偏振成像方法,其通過改變不同偏振來獲得皮膚組織的偏振信息,由于偏振信息還有偏振強度和偏振角信息,偏振成像方法很難獲得生物組合的全面的偏振信息,而且其光機裝配結構不穩定,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成像偏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皮膚腫瘤成像裝置,具有成像清晰、成像準確、節約時間、信息豐富、成像偏差小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皮膚腫瘤成像裝置,包括中心波長為650nm的半導體激光器,其前端光路上依次設有焦距為20mm的凹透鏡、焦距為80mm的凸透鏡、起偏器和呈45°角傾斜放置的平面鏡,所述平面鏡的上方依次設有檢偏器、焦距為60mm的透鏡和電荷耦合器件,所述平面鏡的下方依次設有樣品臺和吸光板上,所述樣品臺可相對于吸光板三維移動;所述起偏器、檢偏器和電荷耦合器件分別與電腦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吸光板上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滑設有豎直滑軌,所述樣品臺上下往復滑設于豎直滑軌上。
優選地,所述滑槽包括一條橫向滑槽和多條與橫向滑槽垂直相交的縱向滑槽。
其中,所述平面鏡由一般鍍了增透膜、一半鍍了增反膜的鏡片構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控制檢偏器和起偏器來實現皮膚腫瘤病變組織的偏振強度、偏振角、偏振度信息,能夠在皮膚腫瘤病變早期進行準確成像,從而獲得全面豐富的皮膚腫瘤組織信息,結構新穎,成像清晰,分辨率高,成像準確,節約時間,樣品臺的位置變換靈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中吸光板與豎直滑軌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半導體激光器;2、凹透鏡;3、凸透鏡;4、起偏器;5、平面鏡;50、增頭膜;51、增反膜;6、檢偏器;7、透鏡;8、電荷耦合器件;9、樣品臺;10、吸光板;11、電腦;12、豎直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慶寰,未經曹慶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517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