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效減少煙田N2 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50784.6 | 申請日: | 2017-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62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二登;徐照麗;李軍營;童文杰;鄧小鵬;張瑞勤;孫軍偉;王津軍;封幸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C21/00 | 分類號: | 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53116 | 代理人: | 張玉;謝喬良 |
| 地址: | 650031***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效 減少 base sub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效減少煙田N2O排放的施肥方法,所述的施肥方法包括:(1)深層環施基肥;(2)施提苗肥;(3)環施追肥;(4)施平衡肥。本發明能有效提高烤煙氮素利用率,顯著減少煙田N2O排放量,促進烤煙對養分的吸收,增加煙株生物量,有利于提高煙葉產量和品質,提高煙葉經濟效益,還可減少養分殘留造成的環境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烤煙栽培技術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有效減少煙田N2O排放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氧化亞氮(N2O)是僅次于 CO2和 CH4的重要溫室氣體,其濃度的增加不僅加劇了全球溫室效應,而且導致臭氧層的破壞與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農業是大氣N2O 最主要的排放源,排放量占人為排放總量的80%。農業N2O排放主要來自于土壤,氮肥的大量施用則是農田土壤成為大氣N2O第一大人為源的主要原因。據調查,全球范圍內因施用化學氮肥(尿素、硝態氮肥等)導致的農業土壤直接排放N2O達36%。
為減少上述因施肥導致的農田土壤N2O大量排放,相關學者在施肥技術優化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通過優化肥料用量、改變肥料種類和調整肥料施用方式等施肥技術的優化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農田N2O排放。在實際農業生產中,作物的肥料用量和肥料種類往往是既定的。因此,調整優化肥料施用方式是農田N2O減排相對可行的途徑和手段。
據統計,2017年云南擁有煙田609萬畝,為全國最大煙葉產區。近年來,云南煙區化肥施用量為105kgN/hm2左右,部分煙區高達135kgN/hm2。長期大量的化肥投入導致氮肥使用量超過烤煙吸收量,不僅造成煙田N2O的大量排放,同時也造成了植煙土壤板結酸化、C/N比減小、微生物活動能源降低,最終影響了煙葉產量和品質。因此,在煙草農業生產中,優化調整施肥方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減少N2O排放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減少煙田N2O排放的施肥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降低煙田N2O排放量,且不影響煙葉的產量和品質。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如下步驟:
(1)深層環施基肥:煙田起壟后,在煙苗移栽的當天,煙苗移栽前,將50%~70%的復合肥和/或復混肥作基肥,以煙塘中心為基準點,以10~15cm為半徑,開挖施肥槽,槽深4~6cm,基肥施用后覆土;
(2)施提苗肥:移栽煙苗后7~10天,將硝酸鉀1~3kg/667m2兌水200~600kg/667m2 澆施;
(3)環施追肥:煙苗移栽后30~35天,以煙塘中心為基準點,將25%~40%的復合肥和/或復混肥,以10~15cm為半徑,均勻撒于土面環施后覆土;
(4)施平衡肥:煙苗移栽后40~45天,在離煙株15~20cm處壟面打一個洞,將剩余的5%~10%的復合肥和/或復混肥,施入洞內并蓋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調整優化肥料的施用方式,有效減少化肥的投入,同時還能夠將烤煙氮素利用率提高50%左右,顯著降低了煙田N2O排放。
2、本發明的施肥方法有效進烤煙對養分的吸收,增加煙株生物量,有利于提高煙葉產量和品質,提高煙葉經濟效益,還可減少養分殘留造成的環境風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未經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507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赫茲波的高分辨成像裝置
- 下一篇:衰老細胞模型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