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50363.3 | 申請日: | 2017-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6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孫立賢;程日光;徐芬;邵春風;周密;吳廷煥;張晨晨;陸常建;薛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有序 介孔碳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其特征在于:以SBA-15、苯酚、甲醛、鳥嘌呤和硫為原料,滿足一定質量比通過軟模板法合成介孔碳粉末、再通過液相原位復合法得到未經活化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最后用熔融法活化獲得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SBA-15、酚醛樹脂、鳥嘌呤和硫的質量比為1:(6-7):1:(2-3)。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樹脂是由:苯酚溶液和20wt%的NaOH溶液以(4-5):1的比例混合,攪拌10-20 min,然后在40-60 ℃逐滴加入甲醛,甲醛和苯酚的比例為(4-5):1,溫度升至70-80℃繼續反應50-90min;冷卻后,用稀鹽酸調整pH至pH=7-8然后50-60 ℃真空干燥,最后得到的產物溶解在乙醇中,乙醇和產物的比例為(4-5):1。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的硫含量為60~70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軟模板法制備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粉末,以一定質量比,向燒杯中加入SBA-15、酚醛樹脂、鳥嘌呤和無水乙醇,攪拌,烘干,然后轉移至管式爐中通入 N2以3-5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750-850 ℃碳化保溫1-3 h,最后用的HF 除去二氧化硅模板,即可得到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粉末(NOMCs);
步驟2)液相原位復合法制備未經活化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將一定量的硫溶于硫化鈉水溶液中,得到多硫化鈉的水溶液,然后將步驟1)所得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粉末加入多硫化鈉的水溶液,直至碳材料與溶液混合均勻,將稀鹽酸溶液以一定速率緩慢滴加入混合均勻的溶液中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將得到分散均勻的懸濁液,然后過濾、干燥得到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
步驟3)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的活化,將步驟2)得到的未經活化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在一定條件下熱處理得到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材料。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SBA-15、酚醛樹脂、鳥嘌呤和無水乙醇的質量比為1:(6-7):1: (10-20),所述步驟1)攪拌的時間為15-25小時,所述步驟1)的碳化條件為以氮氣做保護氣,碳化溫度為750-850 ℃。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硫與步驟1)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的質量比為(1-2):1,所述步驟2)的升溫速率為3 ℃/min,保溫的時間為1~3 h。
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熱處理的條件為150-160 ℃下保溫3~5h,繼續升溫至280-300 ℃保溫30~60分鐘。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正極材料作為鋰硫電池正極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當電流密度為335 mA/cm2時,首次放電比容量為1100~1200 mAh/g。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摻雜有序介孔碳-硫正極材料作為鋰硫電池正極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經170次循環后,比容量衰減至600~650 mAh/g,為首次放電的50 %,平均每次衰減率為0.2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5036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