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外用抗腫瘤中藥膏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47501.2 | 申請日: | 2017-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3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世繁;劉明;劉姝;郭棟;祁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9/06;A61P35/00;A61K35/646;A61K35/64;A61K35/618;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鄭州博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7 | 代理人: | 方燕玉 |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用 腫瘤 藥膏 | ||
1.一種外用抗腫瘤中藥膏,其特征在于,所含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山茱萸10-15份、熟地20-30份、黃芪10-20份、川芎10-15份、葛根10-15份、槲寄生4-8份、生姜10-15份、半夏15-20份、丹皮15-20份、透骨草6-10份、桃仁10-15份、蒲黃6-10份、王不留行5-10份、雞血藤6-10份、牡蠣10-20份、核桃楸皮3-9份、全蝎3-5份、川牛膝4-8份、瓜蔞12-15份、白頭翁3-9份、藤梨根15-20份、五谷蟲6-15份、橘葉10-15份、陳皮10-15份、馬齒莧2-6份、敗醬草2-6份、木通3-4份、冰片10-15份、炙甘草6-1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用抗腫瘤中藥膏,其特征在于,所含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山茱萸11-14份、熟地24-26份、黃芪14-16份、川芎12-14份、葛根12-14份、槲寄生5-7份、生姜12-14份、半夏16-18份、丹皮16-18份、透骨草7-9份、桃仁12-14份、蒲黃7-9份、王不留行6-9份、雞血藤7-9份、牡蠣14-16份、核桃楸皮5-7份、全蝎3.5-4.5份、川牛膝5-7份、瓜蔞13-15份、白頭翁5-8份、藤梨根16-19份、五谷蟲8-13份、橘葉12-14份、陳皮12-14份、馬齒莧3-5份、敗醬草3-5份、木通3.2-3.8份、冰片12-14份、炙甘草7-9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用抗腫瘤中藥膏,其特征在于,所含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山茱萸13份、熟地25份、黃芪15份、川芎13份、葛根13份、槲寄生6份、生姜13份、半夏17份、丹皮17份、透骨草8份、桃仁13份、蒲黃8份、王不留行7份、雞血藤8份、牡蠣15份、核桃楸皮6份、全蝎4份、川牛膝6份、瓜蔞14份、白頭翁6份、藤梨根17份、五谷蟲10份、橘葉13份、陳皮13份、馬齒莧4份、敗醬草4份、木通3.6份、冰片13份、炙甘草8份。
4.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抗腫瘤中藥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取所需重量份數的山茱萸、熟地、黃芪、川芎、葛根、槲寄生、生姜、半夏、丹皮、透骨草、蒲黃、王不留行、雞血藤、核桃楸皮、全蝎、川牛膝、瓜蔞、白頭翁、藤梨根、五谷蟲、橘葉、陳皮、馬齒莧、敗醬草、木通、冰片、炙甘草粉碎后過150目篩,備用;
步驟二、將牡蠣于爐內550 ℃煅2.5 h,煅后醋淬,水飛成細粉備用;桃仁搗碎,得桃仁碎備用;
步驟三、將粉碎后的山茱萸、熟地、黃芪、川芎、葛根、槲寄生、生姜、半夏、丹皮、透骨草、王不留行、雞血藤、核桃楸皮、全蝎、川牛膝、瓜蔞、白頭翁、藤梨根、五谷蟲、橘葉、陳皮、馬齒莧、敗醬草、木通、冰片、炙甘草加水煎煮3次,每次1-4 h,合并濾液,濾渣晾干并用超細微粉隨機粉碎,過400目篩;
步驟四、將所得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加入牡蠣粉、桃仁碎、蒲黃粉,與濾渣粉、相應重量份數的冰片混合均勻即得。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抗腫瘤中藥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加水的重量為藥粉重量的2-4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醫藥大學,未經河南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4750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胃涼的配方
- 下一篇:一種改進型的晶閘管投切電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