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軟件元模型構造的通用軟件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38304.4 | 申請日: | 2017-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20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邵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修武工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20 | 分類號: | G06F8/2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神州眾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陳世洪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軟件 模型 構造 通用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軟件元模型構造的通用軟件建模方法,包括預設軟件建模結構,設定軟件建模語言及建模作業等三個步驟。本發明方法簡單,操作和實施容易,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軟件建模作業的工作效率和規范性,便于提高軟件建模過程中數據通用型和交互性,從而達到提高軟件模型匯編工作的效率、質量,并有助于降低軟件建模匯編成本,另一方面軟件模型結構布局合理,數據處理及交互能力強,在提高軟件模型合理性的同時,另可有效的提高和改善軟件匯編作業的工作效率,并降低軟件匯編過程對設備及人員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軟件元模型構造的通用軟件建模方法,屬計算機軟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各類軟件程序匯編作業中,均需要首先對待匯編軟件進行建模作業,然后圍繞軟件模型開展后續的匯編管理作業及具體軟件文件匯編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當前在進行軟件模型作業的匯編活動中,往往均是通過各自的工作習慣進行軟件建模作業,因此導致當前在進行軟件匯編建模工作的通用型相對較差,也導致了不同軟件模型間的數據交互性相對較差,從而造成軟件模型匯編時的工作交互能力差且軟件模型匯編作業工作效率相對較低,于此同時,當前軟件建模后,軟件模具也同時不同程度存在層級結構混亂,從而也易導致軟件匯編工作管理混亂和軟件匯編工作對人員、硬件等要求相對較高,因此針對這一問題,迫切需要開發一種全新的軟件模型匯編方法,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基于軟件元模型構造的通用軟件建模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基于軟件元模型構造的通用軟件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預設軟件建模結構,首先將待建模軟件細化分為:軟件層級模件、軟件接口模件兩個單元;
第二步,設定軟件建模語言,完成第一步后,首先基于智能體統一建模語言模型與遺傳算法相結合的基礎,然后由元模型的方式定義基于基于智能體統一建模語言模型的領域模型,然后由領域模型生成初步運行語言,然后由遺傳算法對初步運行語言進行優化,得到建模語言;
第三步,建模作業,完成第二步作業后,由建模語言為基礎,按照圖形化模型框架插件結構構建軟件建模。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中:
軟件層級模件,采用由軟件構造類型符為節點樹形結構作為軟件層級結構基礎框架,且樹形結構中設至少三級子層級目錄;
軟件接口模件,以屬性符集、功能符集、事件符集三部分結構共同構成軟件接口模件,其中的屬性符集包括音頻數據、視頻數據、字符數據及圖片數據四種;功能符集包括交互功能、算法功能、流程功能及升級策略功能四個部分;事件符集包括數據傳輸控制、數據運行優先級策略控制、軟件識別控制三個部分。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中,在構建軟件建模時,按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匯編任務分配,首先根據待匯編軟件內容和要求,將匯編軟件劃分出一個軟件運行主程序架構、至少兩個軟件子運行主程序架構、若干軟件運行功能模塊、軟件識別信息編碼模塊及功能模塊調用中斷子程序模塊;
步驟2,匯編人員分配,完成第一步后,根據第一步分配的軟件匯編任務,確定一個軟件匯編總管崗位、然后確定軟件運行主程序架構匯編崗位、軟件子運行主程序架構匯編崗位、軟件運行功能模塊匯編崗位、軟件識別信息編碼模塊匯編崗位及功能模塊調用中斷子程序模塊匯編崗位的數量,其中軟件運行主程序架構匯編崗位、軟件子運行主程序架構匯編崗位、軟件運行功能模塊匯編崗位數量與第一步中分配的軟件子運行主程序架構和軟件運行功能模塊數量一致,軟件識別信息編碼模塊匯編崗位及功能模塊調用中斷子程序模塊匯編崗位均一個,且每個崗位工作人員均至少2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修武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修武工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383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