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麥冬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37259.0 | 申請日: | 2017-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027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品創孵化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B08B3/10;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陳明輝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太***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麥冬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麥冬加工方法,將剪下來的麥冬依次進行淘洗、烘干、烘干機初次烘干、攪拌機初次攪拌揉搓、烘干機再次烘干、攪拌機再次攪拌揉搓、烘干機第三次烘干、攪拌機第三次攪拌揉搓、烘干機第四次烘干、攪拌機第四次攪拌揉搓、室內回潮、攪拌機第五次攪拌揉搓和室外晾曬處理。本發明不僅能夠提高麥冬加工效率,而且減少了麥冬營養成分的流失,提高了麥冬的藥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麥冬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麥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有粗葉麥冬細葉麥冬兩種類型。
主產于產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貴州、安徽、河南、陜西(南部)和河北(北京以南)。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浙江、四川、廣西等地均有栽培。也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
麥冬,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栽培很廣,歷史悠久。
傳統的麥冬加工方法是人工將麥冬從麥冬苗剪下來,然后淘洗和太陽曬干,在太陽曬干的過程中還需要人工揉搓以保持麥冬中的影響成分,加工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麥冬加工方法存在加工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麥冬加工方法,該加工方法不僅能夠提高麥冬加工效率,而且減少了麥冬營養成分的流失,提高了麥冬的藥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麥冬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剪下來的麥冬依次進行淘洗、烘干、烘干機初次烘干、攪拌機初次攪拌揉搓、烘干機再次烘干、攪拌機再次攪拌揉搓、烘干機第三次烘干、攪拌機第三次攪拌揉搓、烘干機第四次烘干、攪拌機第四次攪拌揉搓、室內回潮、攪拌機第五次攪拌揉搓和室外晾曬處理。
所述淘洗具體為:將麥冬送入到攪拌機中,送入的麥冬量為攪拌機內腔體積的1/2~2/3;向攪拌機中通入水,一直到麥冬和水充滿整個攪拌機內腔后,關閉攪拌機的進水閥;開啟攪拌機,攪拌2~4分鐘后,打開攪拌機的放水閥,放出水,關閉放水閥,打開進水閥,通入熱水,一直到麥冬和水充滿整個攪拌機內腔后,關閉進水閥,靜置20~32分鐘后,開啟攪拌機,攪拌10~15分鐘后,關閉攪拌機,打開放水閥,放干水后,撈出麥冬,所述熱水的溫度為25~32℃。
所述烘干具體為:將麥冬平鋪在網格板上,然后用熱風機烘干麥冬,熱風機布置在網格板的上下兩側,網格板不停的振動,水分烘干后,靜置3~5分鐘。
所述烘干機初次烘干具體為:將麥冬裝在竹篩中,然后將裝滿麥冬的竹篩放在烘干窖中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35~38℃,烘干30~35min。
所述攪拌機初次攪拌揉搓具體為:將經過烘干機初次烘干的麥冬裝入到攪拌機中,讓麥冬充滿整個攪拌機內腔,開啟攪拌機進行攪拌揉搓,5~8min后,關閉攪拌機,取出備用。
所述烘干機再次烘干具體為:將經過攪拌機初次攪拌揉搓的麥冬裝在竹篩中,然后將裝滿麥冬的竹篩放在烘干窖中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42~45℃,烘干20~26min。
所述攪拌機再次攪拌揉搓具體為:將經過烘干機再次烘干的麥冬裝入到攪拌機中,讓麥冬充滿整個攪拌機內腔,開啟攪拌機進行攪拌揉搓,6~10min后,關閉攪拌機,取出備用。
所述烘干機第三次烘干具體為:將經過攪拌機再次攪拌揉搓的麥冬裝在竹篩中,然后將裝滿麥冬的竹篩放在烘干窖中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28~32℃,烘干90~120min。
所述攪拌機第三次攪拌揉搓具體為:將經過烘干機第三次烘干的麥冬裝入到攪拌機中,讓麥冬充滿整個攪拌機內腔,開啟攪拌機進行攪拌揉搓,3~5min后,關閉攪拌機,取出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品創孵化器有限公司,未經湖州品創孵化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372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