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衡器智能檢定儀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31994.0 | 申請日: | 2017-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13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覃世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覃世寧 |
| 主分類號: | G01G23/01 | 分類號: | G01G2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5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衡器 智能 檢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衡器檢定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衡器智能檢定儀。
背景技術
衡器廣泛用于工業、農業、商業、科研、醫療衛生等部門。衡器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桿平衡原理測定物體質量的。大型衡器是指最大稱量在幾十噸以上的衡器,電子汽車衡在實際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檢定,確定其準確度等級,另外,大型衡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或者更換器件后,也要再次檢定,確認其準確度等級,以便作相應調整以滿足準確度要求,傳統的大型衡器檢定是使用大量的20kg砝碼,采用人工搬運的方法逐步遞進,檢至衡器的最大稱量。電子汽車衡俗稱地磅,其為大型衡器中的一種,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衡器制造技術的進步,電子汽車衡的量程越來越大,50-200t的電子汽車衡已經大量使用,對于量程較大的電子汽車衡采用砝碼檢定存在一系列的難題,以實物砝碼作為標準器已無法滿足大量程衡器的檢定要求。
國家現行的法律規定對衡器實行強制檢定的依據是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和JJG1118-2015《電子汽車衡(衡器載荷測量儀法)檢定規程》,按照JJG539-2016《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規定檢定衡器的標準砝碼至少是衡器最大稱量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如100噸衡器至少需要標準砝碼20-50噸,其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是加大檢定工作的勞動強度,增加了使用單位的費用;二是降低檢定工作的工作效率,浪費了檢定單位的很多時間;三是增加砝碼運輸過程的安全問題,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隱患;按JJG1118-2015《電子汽車衡(衡器載荷測量儀法)檢定規程》,雖然解決了使用大砝碼的問題,減輕了檢定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檢定的準確度和效率,但是由于其將檢定標準載荷單元直接加載在衡器上,而檢定載荷單元動則幾十噸,自始至終都影響到檢定的準確度和安全性。
專利號為CN102538936,專利名稱為《一種大型衡器的檢定裝置》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非法碼形檢定裝置,但其壓力傳感器直接設于衡器上,壓力傳感器數據并不直接等效與衡器檢定數據,還應當考慮壓力傳感器自身重量的影響,同時,由于壓力傳感器直接設置于衡器上,對于壓力傳感器應當承受的壓力頗高,且高壓力的工作嚴重的降低和影響檢定儀的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衡器智能檢定儀,其能夠從衡器外加力,解決了傳統檢定儀直接壓在衡器上而影響檢定結果的準確度問題,利用不等臂杠桿達到四兩撥千斤的目的,降低檢定儀壓力傳感器的承受力,延長檢定儀使用壽命,同時杠桿底面采用納米材料設計呈網格狀,有效提高杠桿的拉壓力。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衡器智能檢定儀,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具有用于容置衡器的坑體、及設于所述基底頂面的檢定單元:
所述檢定單元包括豎直設于所述基底頂面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頂端鉸接的杠桿、所述杠桿靠近所述衡器的一端豎直向下固接的傳力柱、另一端底面水平固設的壓力傳感器;
其中,所述杠桿水平設置時其另一端的正下方設置有液壓油缸;
所述支撐柱與所述杠桿鉸接處距離所述壓力傳感器的距離大于其距離所述傳力柱的距離。
優選的是,所述杠桿為納米材質,其底面設為網格狀。
優選的是,所述檢定單元的個數等于所述衡器內內置的稱重傳感器的個數。
優選的是,所述傳力柱包括:
固定柱,其為四棱柱狀,所述固定柱頂端與所述杠桿的一端一體成型;
調節組件,其包括頂端與所述固定柱底端可拆卸固定連接的連接柱、及位于所述連接柱下方的底座,所述連接柱為四棱柱狀,所述底座為四棱臺形,所述底座頂面周向豎直圍設擋板,所述連接柱底面沿豎直方向的投影與所述擋板底面內側臂圍成圖形完全重疊;
其中,所述底座頂面位于所述擋板內的四角分別豎直設置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頂端水平固接一圓盤狀的固定頭,所述連接柱底面位于所述導向柱正上方分別向上凹陷形成有槽體,所述槽體包括上下連通的球形儲存腔、及用于容納所述固定頭并使其上下移動的圓柱狀移動腔,所述移動腔底面向內縮合形成縮口,所述固定頭外周與所述移動腔內周抵接,所述導向柱外周與所述縮口內側壁抵接;
所述儲存腔內存儲沙子,所述移動腔內上端位于所述固定頭上方沿其周向卡設一導流組件,以使沙子從儲存腔內流入移動腔,以支撐所述導向柱。
優選的是,所述儲存腔內的沙子由質量比為3:1的目數為10-12的沙子和目數為130-150的沙子混合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覃世寧,未經覃世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319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