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星梭子蟹親蟹室內人工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30122.2 | 申請日: | 2017-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7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鐘愛華;俞存根;儲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A23K50/80;A23K10/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星 梭子蟹 室內 人工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蟹類人工養殖領域,具體是一種紅星梭子蟹親蟹室內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紅星梭子蟹,屬十足目( Decapoda) 、梭子蟹科(Portunidae),是三疣梭子蟹的近緣種,兩者在外形上相似,其頭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個顯著的疣狀隆起;螯足發達,長節呈棱柱形,內緣具鈍齒;第四對步足指節扁平寬薄如槳,適于游泳,和三疣梭子蟹的主要區別是其殼的下方有3個斑點。在我國,紅星梭子蟹主要分布于我國東海和南海海域,棲息于水深20 – 60m,底質為沙泥的海域,是近海大型經濟蟹類,最大體質量可達455g。其肉多味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磷脂、維生素等營養素。
依據1998年5月和1999年2月在東海29°00′—32°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類資源調查資料,分析發現主要經濟蟹類按優勢依次細點圓趾蟹、三疣梭子蟹、紅星梭子蟹等;而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在舟山漁場及鄰近海域(29°00′N—32°00′N,127°E以西)蟹類資源調查發現,該區域經濟優勢種類依次細點圓趾蟹、雙斑蟳、三疣梭子蟹、日本蟳、紅星梭子蟹等。對比兩次調查結果發現,不同時期的蟹類優勢種群不一樣,紅星梭子蟹自然種群下降十分明顯。我國近海紅星梭子蟹種群下降主要原因是其市場價格不菲,近年來,隨著需求增加,人工采捕強度增加,紅星梭子蟹自然資源嚴重滑坡,種群數量下降十分明顯,單純依靠自然資源增殖已經很難滿足市場需要,因此進行紅星梭子蟹親本培育和人工繁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我國沿海紅星梭子蟹主要依靠自然種群的自我繁殖來維持種群數量,但是幼蟹和補充群體又被提前大量捕撈,資源補充跟不上漁獲速度,自然種群數量日趨稀少,其苗種問題已經嚴重制約紅星梭子蟹捕撈業的發展。
近年來,因為培育水體水質越來越差,培育期間病害種類明顯多于往年,且海捕親蟹對藥物敏感,施用藥物會造成親蟹的大量死亡和胚胎發育異常,孵出的幼體活動能力差、攝食量小、發育緩慢,魚苗往往難以成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促進野生紅星梭子蟹親蟹快速適應室內人工養殖,紅星梭子蟹親蟹存活率高,快速培育出健康抱卵蟹的紅星梭子蟹親蟹室內人工培育方法。
本發明針對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紅星梭子蟹親蟹室內人工培育方法,包括親體培育池的選擇、親體培育池的消毒、紅星梭子蟹親體的選擇以及投放、紅星梭子蟹親體的培育。其中,紅星梭子蟹親體的培育為:紅星梭子蟹雌體親蟹投放后,第1~2天每天傍晚17:00~18:00投喂鮮活貝類,第3天開始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于上午6:00~7:00與傍晚17:00~18:00分別投喂。本發明的投喂方式貼合成蟹的攝食習性,紅星梭子蟹剛投放時,由于環境發生改變而處于應激狀態,攝食量大大減少,若投放后立刻進行投喂飼料,造成餌料的浪費,因此本發明在紅星梭子蟹投放后第1~2天少量投喂;第3天開始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在投放紅星梭子蟹后5天,接種海水硝化細菌,間隔5~7天進行第二次接種;培育期間,每隔3~4天換水1/5~1/4,并及時撈出食用后的貝殼,換水在早上5:00~7:00進行。蟹類的排泄的含氮廢物主要為氨,高濃度氨對蟹類有害,硝化細菌能把氨轉化為無毒的硝酸鹽,接種硝化細菌能改善水質,大幅降低親蟹出現附肢脫落率,提高親蟹的成活率。其中,硝化細菌購于德國德彩有限公司。
作為優選,鮮活貝類為雜色蛤、彩虹明櫻蛤、文蛤和貽貝,按照0.8~1.2:0.8~1.2:0.8~1.2:0.8~1.2比例一起投喂或輪流投喂。上述鮮活貝類的投喂方式可及時提供成蟹機體不能合成或很難合成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如精氨酸、組氨酸、亞麻酸、亞油酸等,滿足紅星梭子蟹的營養需要,促進其健康生長,培育出健康的抱卵蟹。并且培育得到的紅星梭子蟹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營養價值高。
作為優選,鮮活貝類在投喂前,用3~7%的食鹽水浸洗0.3~0.8h消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301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