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25855.7 | 申請日: | 2017-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34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3 |
| 發明(設計)人: | 薛罡;陳紅;李響;錢雅潔;劉振鴻;薛小虎;黃超;徐小強;王小暖;汪鐘凝;孫敏;姜明吉;孟程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王文穎 |
| 地址: | 20005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印染 廢水 深度 處理 工藝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裝置。所述裝置包括一級濾池及二級濾池,一級濾池的頂部設有出水集水槽,出水集水槽的一側連通出水總渠,出水總渠的底部設有一級濾池出水管;二級濾池的頂部設有進水集水槽,進水集水槽的一側連通進水總渠,進水總渠的底部設有二級濾池進水管,二級濾池進水管通過兩級濾池聯通管與一級濾池出水管連通,兩級濾池聯通管上設有兩級濾池聯通管調節閥。處理工藝為:印染廢水二級生化出水從進水管進入一級濾池,在一級濾池的下層,首先經生物質碳?鐵濾層還原、氧化處理;再進入二級濾池進行處理,通過生物活性炭濾層中活性炭的吸附及其上附著的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本發明可使印染廢水穩定達到標準,可回用至染整工藝的漂洗、皂洗等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業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及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工業是我國目前廢水排放的大戶,近五年紡織業廢水排放量平均約為20.8億噸/年,列居全國第三位(僅次于造紙、化工);COD排放總量平均約為30.0萬噸/年,居全國第四位(前三位分別為造紙、農副、化工);而印染廢水占到紡織業廢水排放量的80%左右,是紡織業廢水及COD排放量主要貢獻者。
嚴控廢水排放指標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是紡織行業減排的主要措施。近年來,為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標,在印染產業聚集地已局部實施廢水回用率≥30%的標準,研發經濟可行的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主要包括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芬頓氧化、曝氣生物濾池、活性炭吸附、膜分離及其組合技術。其中非膜技術的深度處理出水可以回用至漂洗、皂洗、深染色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環節;超濾/反滲透(UF/RO)雙膜法出水可以回用至印花、淺染色等對水質要求較高的環節,但衍生的問題是雙膜法中RO濃縮液濃鹽水難處理及濃縮后COD超標再處理的問題,如要采用蒸發脫鹽的方法處理成本勢必大增。
限于RO濃縮液難處理的問題,目前主要的處理回用方法是印染廢水二級生化出水經上述非膜技術處理后回用至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環節,但上述非膜技術均存在一定問題。臭氧氧化法存在臭氧發生設備投資高、運行管理難度大的問題;此外,僅靠臭氧氧化去除COD,在臭氧投量較大的情況下也無法獲得滿意的效果,因而經常與活性炭聯用,以期經臭氧氧化改善廢水可生化性,形成生物活性炭,延長活性炭使用壽命,使投資及運行成本有較大程度增加。活性炭吸附是成熟有效的技術,但對于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其主要問題在于吸附飽和后再生費用高昂(約為3000~5000元/噸活性炭),是該技術在工程應用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芬頓氧化是成熟有效的深度處理方法與技術,但芬頓氧化pH調節范圍大,酸堿用量大,污泥產量高,在深度處理工程實踐中存在一定限制性因素。其它類似光催化等深度處理技術僅僅停留在實驗室研究獲效階段,對工程實踐指導意義不大。
綜上,臭氧氧化及其組合工藝、活性炭吸附、膜分離及芬頓試劑均不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的最佳可行性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較低的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2585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度假村污水處理智能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染整廢水層級處理工藝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