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自帶除鐵功能的茶葉烘干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123072.5 | 申請日: | 2017-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606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葛善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葛善文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B03C1/20;F26B11/06;F26B17/04;F26B20/00;F26B21/00;F26B23/06;F26B25/04;F26B25/08 |
| 代理公司: | 寧波象山甬恒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70 | 代理人: | 胡江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能 茶葉 烘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自帶除鐵功能的茶葉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精加工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每個茶葉單體一般要經(jīng)過十幾道甚至更多的工序才能保證最終成品的質量,每一道工序都要在加工設備內進行復雜的加工,而茶葉加工設備基本上都鋼鐵材料制成的,所以在茶葉加工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鐵屑混雜在茶葉中,鐵屑會嚴重影響到茶葉的品質,大大降低茶葉的等級,因此必須除去茶葉中存在的鐵屑,特別是在生產高檔茶葉的時候,哪怕是非常少的鐵屑,都不允許的,通過篩分可以使茶葉中的鐵屑除去,但是該種方法除鐵效率較低,工作強度較大,另外該方法除鐵效果也不理想,現(xiàn)有的茶葉烘干裝置無法同時進行烘干與除鐵一體式進行,大大影響茶葉的加工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帶除鐵功能的茶葉烘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帶除鐵功能的茶葉烘干裝置,包括底座、烘干箱、初步烘干滾筒、鋪平板、烘干風機、紫外線殺菌燈和刮除裝置,所述底座上設有烘干箱,烘干箱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烘干箱上側鑲嵌固定安裝有初步烘干滾筒,通過給加熱絲通電從而起到對初步烘干滾筒內部加熱的作用,所述初步烘干滾筒的上下兩側分別開有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上設有進料漏斗,所述初步烘干滾筒內部還通過軸承轉動安裝有旋桿,旋桿上焊接有若干組分隔板,分隔板關于旋桿中心圓形陣列分布,旋桿由外部驅動裝置驅動,通過外部驅動裝置調動旋桿開始轉動,從而使旋桿帶動分隔板開始轉動,當茶葉從進料口中進入到初步烘干滾筒內部進行初步烘干,同時通過分隔板帶動茶葉翻轉,從而大大提高茶葉的烘干效果,避免出現(xiàn)茶葉焦糊粘壁的情況,經(jīng)過初步烘干的茶葉從出料口中進入到烘干箱內部,所述烘干箱內部左右兩側還轉動安裝有主動輪和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連接有輸送帶,所述烘干箱內部還通過支架固定安裝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與主動輪之間傳動連接,通過傳動電機帶動主動輪開始轉動,從而使輸送帶開始運動,所述輸送帶上表面涂油磁性材料,用于對茶葉內部的鐵屑進行吸附。
所述烘干箱內部還設有鋪平板,鋪平板通過連接桿固定焊接在烘干箱上側內壁上,所述鋪平板下表面光滑無毛刺且下表面與輸送帶上表面之間的間距為-cm,通過鋪平板對輸送帶上茶葉進行鋪平,防止茶葉在輸送帶上堆積,從而影響茶葉烘干的效果,所述烘干箱上側還固定安裝有加熱箱,加熱箱左側還設有烘干風機,烘干風機也固定安裝在烘干箱上,加熱箱與烘干風機之間通過送風管連接,所述烘干風機的出風口處也螺紋連接有送風管,送風管的另一端伸入烘干箱內部并連接有送風頭,送風頭上均勻開有若干組送風孔,通過烘干風機將熱風輸送到烘干箱內部并通過送風頭將熱風噴向茶葉,從而對茶葉進行二次烘干。
所述烘干箱右側內壁上還焊接有導料板B,所述烘干箱底部也焊接有導料板A,導料板A和導料板B能對烘干后的茶葉起到導向作用,所述烘干箱外側還設有收料箱,收料箱用于對茶葉進行收集,所述烘干箱底部左側還焊接有導屑板,導屑板也為弧形且導屑板上設有刮除裝置,刮除裝置包括固定桿、活動桿、彈簧和刮刀,所述導屑板上焊接有固定桿,固定桿內部為空心結構且固定桿內部滑動安裝有活動桿,活動桿底部與固定桿內部之間連接有彈簧,所述活動桿頂端還焊接有刮刀,通過彈簧的作用從而使刮刀緊貼在輸送帶表面,對輸送帶上吸附的鐵屑刮除。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外側設有保溫層。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步烘干滾筒內部為圓筒狀且初步烘干滾筒上設有加熱層,加熱層內部設有加熱絲。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鋪平板下表面光滑無毛刺且下表面與輸送帶上表面之間的間距為4-5cm。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內部還設有紫外線殺菌燈。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導料板A和導料板B表面均為弧形。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左側還開有出屑口,烘干箱左側還設有集屑箱,出屑口的另一端與集屑箱連通。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中的烘干裝置能對茶葉進行初步烘干和二次烘干,從而使茶葉烘干更加徹底;通過鋪平板對輸送帶上茶葉進行鋪平,防止茶葉在輸送帶上堆積,提高茶葉烘干的效果;紫外線殺菌燈對茶葉進行殺菌,防止茶葉表面的殘留細菌滋生,提高茶葉的品質并提高茶葉的保質期;同時還能對茶葉中的鐵屑吸除,并通過刮除裝置對鐵屑自動刮除,簡單有效,同時在烘干的同時進行除鐵工作,大大提高茶葉加工的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葛善文,未經(jīng)葛善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230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混合顆粒懸浮系統(tǒng)
- 下一篇:一種輕顆粒懸浮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