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乘用車整車滑行阻力分解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18316.0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87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軍;張先鋒;劉雙喜;高繼東;張佳力;白巴特爾;牛亞卓;陳紅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5/00 | 分類號: | G01L5/00;G01L5/28;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12211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峻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車 滑行阻力 乘用車 車型 傳動系統 阻力測試 測試 分解 傳動系統參數 道路滑行試驗 輪胎滾動阻力 底盤測功機 三電機驅動 電機試驗 對比分析 輪轂軸承 通用性強 制動卡鉗 阻力分解 互換性 力測試 試驗 量產 四驅 選型 研發 零部件 驗證 優化 應用 開發 | ||
1.一種乘用車整車滑行阻力分解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A:整車及傳動系統參數準備;
步驟B:道路滑行試驗;
步驟C:底盤測功機試驗;
步驟D:四驅五電機試驗;
步驟d1:通過步驟C和步驟D的試驗結果計算得到輪胎滾動阻力;
步驟d1包括d11:拆掉車輛的四個輪胎,將車輛置于四驅五電機臺架上,工況設定為車速從低到高,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得到轉速:
n—轉速,V—車速,r—輪胎滾動半徑;
d12:記錄得到各工況不同轉速對應下,四驅五電機試驗臺架對應四個輪轂處采集的扭力,其中各個電機測到的力依次為:
左前輪轂扭力:F31為左前輪電機在輪速為V1時測得的力;
右前輪轂扭力:F32為右前輪電機在輪速為V1時測得的力;
左后輪轂扭力:F33為左后輪電機在輪速為V1時測得的力;
右后輪轂扭力:F34為右后輪電機在輪速為V1時測得的力;
步驟d13:對步驟d12測試得到的底盤測功機前后扭力值,轉換成轉速由低到高的對應關系:
前輪阻力:為在輪速V1時測得前輪阻力值;
后輪阻力:為在輪速V1時測得后輪阻力值;
步驟d14:通過公式即可得到車輛各個輪胎的滾動阻力:
左/右前輪滾動阻力:
左/右后輪滾動阻力:
步驟d2:制動卡鉗拖滯力+輪轂軸承力測試;
步驟d2中,在四驅五電機臺架上,拆除車輛左前驅動軸和右前驅動軸;將四驅五電機試驗臺架四個輪轂處采集的扭力,記錄得到各工況不同轉速下,輪轂總阻力包括卡鉗拖滯力和輪轂軸承力,四個輪轂總阻力依次為:
左前輪轂總阻力:F41為左前輪電機在輪速V1時測得的力;
右前輪轂總阻力:F42為右前輪電機在輪速V1時測得的力;
左后輪轂總阻力:F43為左后輪電機在輪速V1時測得的力;
右后輪轂總阻力:F44為右后輪電機在輪速V1時測得的力;
步驟E:兩驅三電機驅動試驗;
步驟E包括步驟e1:在四驅五電機試驗臺架上測量左驅動軸和右驅動軸各自的布置角度,將驅動軸安裝在兩驅三電機臺架上,按照實際測量角度布置驅動軸,工況設定為轉速同樣從低到高,在兩驅三電機上進行轉速設置;
步驟e2:記錄得到各工況不同轉速下,兩驅三電機試驗臺架對應阻力大小,其中左右驅動軸的阻力大小依次為:
左前驅動軸阻力:F71為左輪電機在輪速為V1時測得的力;
右前驅動軸阻力:F72為右輪電機在輪速為V1時測得的力;
步驟e3:根據步驟D和步驟e2測試阻力數據,計算變速箱空擋/N檔的阻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乘用車整車滑行阻力分解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完成車輛整備質量稱重及配重,確定該車型的輪胎型號和動態滾動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831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