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溫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16965.7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802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4 | 分類號: | F16K11/04;F16K31/70;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溫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調溫閥,包括端蓋、閥體和位于閥體閥腔內的閥芯,調溫閥具有第一、第二出口、與閥腔連通的第一入口,連通閥腔和第二出口的第一閥口、連通閥腔和第一出口的第二閥口;閥腔內還設有復位彈簧和記憶彈簧;記憶彈簧溫升至特定值時產生彈性力以驅動閥芯克服復位力移動,關閉第一閥口;閥體或閥芯或端蓋設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記憶彈簧至少一端部位于初始位置;記憶彈簧升溫至特定值時變形后端部能夠脫離初始位置而保持于工作位置。記憶彈簧的響應時間更快,可及時切換至另一流動路徑。調溫閥體積較小;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實現在初始狀態下通過第一出口向相關設備充入介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閥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調溫閥。
背景技術
在車輛的變速器中需要容置潤滑油,該潤滑油可以起到潤滑和冷卻的功能,而潤滑油的溫度會影響到變速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所以需要將潤滑油控制在合適的工作溫度。
變速箱潤滑油溫度較高時,通過外部冷卻裝置進行冷卻。冷卻裝置采用換熱器來進行冷卻,利用冷卻水或者冷媒對溫度較高的潤滑油進行冷卻,以達到變速箱潤滑油保持在一定的工作溫度范圍內。而當潤滑油溫度較低時,不需要進行冷卻,潤滑油可以直接流回變速箱,不經過冷卻裝置,即變速箱的潤滑油流出時,具有兩條路徑,一條是經過冷卻裝置,一條是直接流回變速箱。
目前,上述兩條路徑的切換是通過調溫閥進行。調溫閥中設有熱動元件和環繞在熱動元件外周的彈簧,熱動元件根據熱敏物質感受流體的溫度熱脹冷縮,熱脹時傳遞作用力給彈簧,帶動閥芯移動,流經冷卻裝置的路徑被打開,冷縮時復位,直接流向變速箱的路徑被打開。
然而,上述方案存在下述技術問題:
從熱敏物質感受溫度到熱脹冷縮再到給予彈簧作用力,需要一定的響應時間,即熱動元件的響應時間較慢,會使潤滑油的溫度產生一定的滯后性,繼而影響到變速器的性能,甚至損壞變速器。
并且,上述熱敏物質的熱動元件體積較大,需要與彈簧配合才能實現流動路徑的切換,導致調溫閥體積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調溫閥,以提高溫控感應時間,提升變速器性能。
本方案的調溫閥,包括端蓋、閥體和位于所述閥體閥腔內的閥芯,調溫閥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與所述閥腔連通的第一入口,所述閥體內還開設可連通所述閥腔和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閥口,以及連通所述閥腔和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二閥口,所述閥芯移動時,可打開所述第一閥口、關閉所述第二閥口,或關閉所述第一閥口、打開所述第二閥口;
所述閥腔內還設有復位彈簧和記憶彈簧,所述記憶彈簧由記憶合金制成;所述復位彈簧,提供使所述閥芯開啟所述第一閥口的復位力;
其中,所述閥體或所述閥芯或所述端蓋中至少一者設置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所述記憶彈簧至少一端部位于所述閥體或所述閥芯或所述端蓋的初始位置;所述記憶彈簧升溫至特定值時變形后所述端部能夠脫離所述初始位置而保持于所述工作位置;
所述記憶彈簧位于初始位置時,所述第二閥口具有預設開度;并且記憶彈簧位于初始位置時閥芯與第一閥口之間的距離,小于記憶彈簧位于工作位置且溫度處于特定值之下時所述閥芯與第一閥口之間的距離;
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記憶彈簧在溫度升高至特定值時產生彈性力以驅動所述閥芯克服所述復位力移動,關閉所述第第一閥口,所述第二閥口打開;所述記憶彈簧降溫至所述特定值以下后,所述記憶彈簧失去特性,所述復位彈簧帶動所述第一閥口打開,所述第二閥口關閉。
本方案還提供一種調溫閥,包括端蓋、閥體和位于所述閥體閥腔內的閥芯,調溫閥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與所述第二出口連通的第二入口,與所述閥腔連通的第一入口,所述閥體內還開設可連通所述閥腔和所述第二出口的第一閥口,所述閥芯移動時,可打開或關閉所述第一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696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