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堵水調驅用自生凝膠的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16429.7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795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馬麗萍;黎曉茸;李憲文;楊海恩;譚俊領;劉笑春;唐凡;楊棠英;周廣卿;程辰;薛芳芳;徐春梅;鄭力軍;張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3 | 分類號: | E21B33/13;E21B43/20;C09K8/5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彥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堵水調驅用 自生 凝膠 使用方法 | ||
一種堵水調驅用自生凝膠的使用方法,攪拌下,將海藻酸鈉加入到有污水的配藥池中,形成自生凝膠;然后投加堵水調驅交聯體系中的聚合物,攪拌均勻;在擠注前20~400min,投加堵水調驅交聯體系的其余組分,然后進行擠注施工,使自生凝膠和堵水調驅交聯體系在攪拌下形成混合多相堵水劑,在注入泵的作用下被擠入井中。由于自生凝膠中的海藻酸鈉與污水中鈣鎂離子反應生成了性能非常穩定的自生凝膠顆粒,所以自生凝膠顆粒的生成會大幅度降低污水中鈣鎂離子含量,并且自生凝膠顆粒的生成大幅度地降低鈣鎂離子濃度,提高調驅體系聚合物的溶解速度和粘度。本發明能較大幅度降低污水處理的投入成本,提高增產幅度,明顯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高礦度、高鈣鎂離子油田采出污水環境下的凝膠,具體涉及一種堵水調驅用自生凝膠的使用方法,屬于油田油水井堵水調驅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油田采出污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鈣鎂離子,這些離子會對堵水調驅用的凝膠體系的性能產生非常嚴重的消極影響,鈣鎂離子會對聚合物的溶解性造成嚴重影響,由于采出污水中的高濃度的鈣鎂離子,使得聚合物很難溶解,溶解時間過長,不能滿足作業的要求;會大幅度降低聚合物的溶液粘度,影響堵水體系的攜帶顆粒類堵劑的特性;會大幅減弱凝膠的交聯特性以及形成凝膠后凝膠的穩定性,最終大幅度降低堵水調驅的堵塞率和有效期。
一般的聚合物或抗鹽性能一般的聚合物,受污水中的高濃度的鈣鎂離子的影響或受到地層中鈣鎂離子的影響,堵水調驅成功率較低,有效期很短。
目前市面上好的抗鹽聚合物價格非常昂貴,堵水調驅用量大,如果用上好的抗鹽聚合物會大幅度增加措施成本,所以應用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堵水調驅用自生凝膠的制備方法和使用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堵水調驅用自生凝膠的使用方法,攪拌下,將海藻酸鈉加入到有污水的配藥池中,形成自生凝膠;然后投加堵水調驅交聯體系中的聚合物,攪拌均勻;在擠注前20~400min,投加堵水調驅交聯體系的其余組分,然后進行擠注施工,使自生凝膠和堵水調驅交聯體系在攪拌下形成混合多相堵水劑,在注入泵的作用下被擠入井中。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混合多相堵水劑中海藻酸鈉質量濃度為5%~25%。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海藻酸鈉為工業級。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若污水中鈣鎂離子濃度在3000mg/L以上,在施工壓力調升0.5MPa~2.5MPa情況下,混合多相堵水劑中海藻酸鈉的質量濃度為5%~15%;在施工壓力調升2.5MPa~5MPa情況下,混合多相堵水劑中海藻酸鈉的質量濃度為15%~25%。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當堵水調驅交聯體系為弱凝膠時,包括聚合物、木質素磺酸鈣鹽、交聯劑以及pH值調節劑,混合多相堵水劑中聚合物的質量百分數為0.2%~0.8%,木質素磺酸鈣鹽的質量百分數為2.0%~5%,交聯劑的質量百分數為0.2~0.4%,pH值調節劑的質量百分數為0.01%~0.5%;其中,聚合物為陰離子聚丙烯酰胺,交聯劑為醋酸鉻,pH值調節劑為醋酸。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當堵水調驅交聯體系為弱凝膠時,包括聚合物、交聯劑以及穩定劑,混合多相堵水劑中聚合物的質量百分數為0.2%~0.5%,檸檬酸鋁的質量百分數為0.1%~0.3%,硫代硫酸鈉的質量百分數為0.1%~0.2%;其中,聚合物為陰離子聚丙烯酰胺,交聯劑為檸檬酸鋁,穩定劑為硫代硫酸鈉。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當堵水調驅交聯體系為強凝膠時,包括聚合物、交聯劑、十二烷基苯磺酸以及醋酸;混合多相堵水劑中聚合物的質量百分數為0.2~0.5%、交聯劑的質量百分數為0.1%~0.2%,十二烷基苯磺酸的質量百分數為0.1%~0.2%,醋酸的質量百分數為0.001~0.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64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止洗井污染油層的組合式抽油泵
- 下一篇:一種水淹火驅油藏油基可燃封堵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