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劍麻葉的刮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15791.2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46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義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峰自然纖維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B1/20 | 分類號: | D01B1/20;D01B1/30;D01B1/36;D01B1/32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32223 | 代理人: | 馮曉昀 |
| 地址: | 22300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劍麻 刮麻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劍麻葉刮麻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劍麻葉的刮麻機。
背景技術
麻纖維指的是從各種麻類植物取得的纖維,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皮層的韌皮纖維和單子葉植物的葉纖維。韌皮纖維作物主要有苧麻、黃麻、青麻、大麻、亞麻、羅布麻和槿麻等。總體上講,麻纖維是一種高強低伸型纖維,它的斷裂強度為5.0~7.0cN/dtex(棉纖維為2.6~4.5,蠶絲為3.0~3.5)。這主要是因為麻纖維主要是韌皮纖維,而韌皮纖維是植物的基本骨架,有較高的結晶度和取向度,而且原纖維又沿纖維徑向呈層狀結構分布。例如亞麻有90%的結晶度和接近80%的取向度。正因為它有這樣高的結晶度和取向度,使麻纖維成為所有纖維中斷裂伸長率最低的纖維;除此之外,這一結構特點使麻纖維獲得很大的初始模量,比棉纖維高1.5~2.0倍,比蠶絲高3倍,比羊毛纖維高8~10倍,因此麻纖維比較硬,不輕易變形;但同時也使麻纖維成為彈性回復率很差的纖維,即使只有2%的變形,彈性回復率也只有48%,而棉纖維和羊毛纖維在相同樣大小的變形時,彈性回復率能達到74%和99%。
目前麻纖維制品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因此麻織物的市場占有率也在逐年提高。麻織物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將劍麻的劍麻葉進行刮麻處理,從而獲得麻纖維。但是目前用于麻纖維刮麻處理的刮麻機,都是需要人工一片一片將劍麻葉進行喂料,導致操作工的勞動強度較大;另外,目前現有的刮麻機是將劍麻葉中部被傳送鏈和夾輪夾住,然后兩側同時進行刮麻處理,雖然將位于傳送鏈兩側的劍麻葉可以快速有效刮麻,但是與傳送鏈接觸的劍麻葉部位則無法被直接刮麻處理,仍然需要通過后道工序對劍麻葉的該位置處再次進行刮麻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劍麻葉的刮麻機,將劍麻葉分成兩個步驟進行刮麻處理,不僅能夠保證刮麻效率的同時,能夠使整個劍麻葉都能進行刮麻處理,不會有未刮到麻的死角,提高了刮麻質量;操作工僅需要負責處理進料的投料和出料的收集,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和周轉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劍麻葉的刮麻機,依次包括進料裝置、刮麻裝置和出料裝置,所述刮麻裝置包括傳送鏈,所述傳送鏈的一側沿著劍麻葉的傳送方向依次設有刮麻輥A、吹風機和刮麻輥B,所述傳送鏈將進料裝置和出料裝置連接,還包括與傳送鏈傳動連接的夾輪A和夾輪B,所述傳送鏈從下方繞置于夾輪A、并從上方繞置于夾輪B,所述刮麻輥A對夾輪A和傳送鏈之間的劍麻葉進行刮麻,所述刮麻輥B對夾輪B和傳送鏈之間的劍麻葉進行刮麻,所述傳送鏈所圍成的形狀所在平面為豎直平面;所述刮麻輥A和刮麻輥B面向傳送鏈向下轉動。
本發明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傳送鏈與刮麻輥A之間設有刮麻槽架A,所述刮麻槽架A面向刮麻輥A的端面與刮麻輥A的側壁匹配,所述刮麻槽架A的頂部槽口形狀與傳送鏈和夾輪A的夾合處的路徑匹配;傳送鏈與刮麻輥B之間設有刮麻槽架B,所述刮麻槽架B面向刮麻輥B的端面與刮麻輥B的側壁匹配,所述刮麻槽架B的頂部槽口形狀與傳送鏈和夾輪B的夾合處的路徑匹配。
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刮麻槽架A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導入板A和過渡板A,所述刮麻槽架B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導入板B和過渡板B。
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過渡板B延后延伸至出料裝置上,并且過渡板B的后端向下傾斜。
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刮麻輥A的轉軸A和刮麻輥B的轉軸B均水平,并且均與傳送鏈所圍成的形狀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轉軸A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于位于刮麻輥A兩端的支撐立板A的頂部、所述轉軸B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于位于刮麻輥B兩端的支撐立板B的頂部,所述刮麻輥A的驅動電機A固定于支撐立板A,所述刮麻輥B的驅動電機B固定于支撐立板B。
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支撐立板A之間和支撐立板B之間分別橫跨有支撐垮桿,所述支撐垮桿分別位于支撐立板A頂部面向傳送鏈的一側和支撐立板B頂部面向傳送鏈的一側,所述傳送鏈背向支撐垮桿的另一側、對應于支撐垮桿設有支撐立架,所述夾輪A的轉軸C兩端和夾輪B的轉軸D兩端分別轉動連接于支撐跨桿和支撐立架。
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擋料裝置包括壓桿和盛料板,所述壓桿設于夾輪A對應的支撐立架面向夾輪A的一側,所述壓桿形狀與對應位置處的傳送鏈的路徑匹配;所述盛料板設于夾輪B對應的支撐立架面向夾輪B的一側,所述盛料板與對應位置處的傳送鏈的路徑匹配。
本發明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盛料板的后端位于傳送鏈所圍成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峰自然纖維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華峰自然纖維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57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