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劍麻葉的收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114726.8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262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義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安智創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5/06 | 分類號: | A01D45/06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23 | 代理人: | 馮曉昀 |
| 地址: | 223005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劍麻 收割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劍麻葉的收割機,車體的前端上下活動連接有升降架,升降架的前端橫向固定有活塞,活塞的活塞桿向車體的一側伸出,并固定有收割裝置,收割裝置包括環套,環套內設有空腔,環套的頂面中部設有槽口,環套內設有沿環套滑動連接的環形桿,環套遠離活塞的一側設有缺口A,環形桿設有缺口B,缺口A和缺口B中弧度較小的缺口之間的直線距離大于等于劍麻的莖部直徑,環形桿的頂部、位于槽口的范圍內向內設有切割刀,切割刀距離環形桿圓心的距離大于劍麻的莖部半徑。從上述結構可知,本發明的劍麻葉的收割機,實現了劍麻葉的機械化收割,從而改變了以往劍麻只能人工收割的行業規則,大大降低了劍麻葉收割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劍麻葉的收割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收割劍麻葉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劍麻葉的收割機。
背景技術
麻纖維指的是從各種麻類植物取得的纖維,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皮層的韌皮纖維和單子葉植物的葉纖維。韌皮纖維作物主要有苧麻、黃麻、青麻、大麻、亞麻、羅布麻和槿麻等。總體上講,麻纖維是一種高強低伸型纖維,它的斷裂強度為5.0~7.0cN/dtex(棉纖維為2.6~4.5,蠶絲為3.0~3.5)。這主要是因為麻纖維主要是韌皮纖維,而韌皮纖維是植物的基本骨架,有較高的結晶度和取向度,而且原纖維又沿纖維徑向呈層狀結構分布。例如亞麻有90%的結晶度和接近80%的取向度。正因為它有這樣高的結晶度和取向度,使麻纖維成為所有纖維中斷裂伸長率最低的纖維;除此之外,這一結構特點使麻纖維獲得很大的初始模量,比棉纖維高1.5~2.0倍,比蠶絲高3倍,比羊毛纖維高8~10倍,因此麻纖維比較硬,不輕易變形;但同時也使麻纖維成為彈性回復率很差的纖維,即使只有2%的變形,彈性回復率也只有48%,而棉纖維和羊毛纖維在相同樣大小的變形時,彈性回復率能達到74%和99%。
目前麻纖維制品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因此麻織物的市場占有率也在逐年提高。由于劍麻纖維的長度和物理性質優勢,所以麻織物中的麻纖維一般都是劍麻纖維。麻織物的生產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將劍麻的劍麻葉進行收割,然后將劍麻的劍麻葉進行刮麻處理,從而獲得麻纖維。但是目前對于劍麻的劍麻葉收割而言,都是通過人工進行收割的。但是由于劍麻葉的出纖維率很低,一般都是低于4%,所以劍麻葉的收割量是極大的。由于收割量極大,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工進行,導致人工成本極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劍麻葉的收割機,實現了劍麻葉的機械化收割,從而改變了以往劍麻只能人工收割的行業規則,大大降低了劍麻葉收割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劍麻葉的收割效率;通過減速器的作用,可以提高切割刀切割時的扭矩,從而能夠切割較厚、較老、纖維質量較好的劍麻葉;通過扭力彈簧架的作用,可以克服切割過程中的應力突變,從而保證劍麻葉的切口質量和正常切割;通過鉤料凸起的作用,保證劍麻葉都能被切割刀切割;通過擋料桿的作用,使切割下的劍麻葉都能向外翻落,避免劍麻葉殘留在切割刀的運行軌跡上而影響其它劍麻葉的切割;通過信號傳感器的作用,使得劍麻的莖部能夠盡量與環套同心,從而使切割刀所收割的劍麻葉切口位置一致;通過環形桿的定位槽和環套的定位凸起作用,從而避免環形桿在環套內轉動的時候上下抖動而影響劍麻葉的切割,甚至崩壞切割刀;通過環套內的滾輪作用,使得環形桿轉動過程中的摩擦力降低,轉動更加穩定,進一步保證劍麻葉的切割質量。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劍麻葉的收割機,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的前端上下活動連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前端橫向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桿向車體的一側伸出,并且活塞桿的端部固定有收割裝置,所述收割裝置包括環套,所述環套內設有空腔,所述環套的頂面中部設有槽口,所述環套內設有沿環套滑動連接的環形桿,所述環套遠離活塞的一側設有缺口A,所述環形桿設有缺口B,所述缺口A和缺口B的弧度均小于一百八十度,所述缺口A和缺口B中、其中弧度較小的缺口之間的直線距離大于等于劍麻的莖部直徑,所述環形桿的頂部、位于槽口的范圍內向內設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距離環形桿圓心的距離大于劍麻的莖部半徑;所述環形桿通過旋轉驅動機構與環套滑動連接,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固定連接于環套和活塞桿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安智創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淮安智創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47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