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電站控制保護方法、裝置、終端及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05131.6 | 申請日: | 2017-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5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才志遠;馬明媛;陳國富;賈曉光;王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7/12 | 分類號: | H02H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馬永芬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電子裝置 電氣元件 閉鎖 變電站控制 差動電流 故障電流 故障定位 機械開關 閾值時 斷開 切除 可讀存儲介質 差動保護 快速定位 原理實現 流狀態 變電站 變流 終端 輸出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變電站控制保護方法及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獲取當前電氣元件的差動電流值和電力電子裝置側的電流值;判斷電力電子裝置側的電流值是否大于第一閾值;當電力電子裝置側的電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閾值時,控制電力電子裝置變流單元閉鎖輸出;判斷差動電流值是否大于第二閾值;當差動電流值大于所述第二閾值時,確定當前電氣元件故障,控制當前電氣元件各側的機械開關斷開。該方法通過電力電子裝置實現故障電流的閉鎖,通過差動保護原理實現故障定位,在實現故障電流的閉鎖之后,在無流狀態下斷開當前電氣元件各側的機械開關,實現了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切除,降低了變電站故障定位及切除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電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電站控制保護方法、裝置、終端及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變壓器、開閉電路的開關設備、匯集電流的母線、計量和控制用互感器、儀表、繼電保護裝置、防雷保護裝置和調度通信裝置以及配有無功補償設備和高阻抗設備等各種裝置組成,在電力系統中起到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控制電力流向以及調整電壓的電力設施的作用。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力電子裝置在變電站安全保護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電力電子裝置由各類電力電子電路組成,包括整流器、逆變器、各類電源和開關等,由于電力電子裝置受所用各種器件性能的影響,承受過電壓、過電流的能力比較弱,例如,常規變壓器通常可在幾倍的額定電流下工作幾秒鐘或幾分鐘,而在相同條件下電力電子器件只需0.1秒或更短時間就已損壞,故在變電站系統在發生短路故障時,由于電力電子裝置短路電流耐受能力低,保護動作時間較常規保護裝置更加快速,在某些情況下會增大故障影響范圍。應用于電網中的電力電子裝置,為了減小故障影響范圍,實現故障定位,同時保護電力電子裝置安全,需要采用能夠開斷直流大電流的直流斷路器實現故障電流的切斷,這大大提高了配電網建設的成本。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變電站故障定位及切除方法成本高的缺陷。
為此,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變電站控制保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獲取當前電氣元件的差動電流值和電力電子裝置側的電流值;
判斷所述電力電子裝置側的電流值是否大于第一閾值;
當所述電力電子裝置側的電流值大于所述第一閾值時,控制所述電力電子裝置變流單元閉鎖輸出;
判斷所述差動電流值是否大于第二閾值;
當所述差動電流值大于所述第二閾值時,確定所述當前電氣元件故障,控制所述當前電氣元件各側的機械開關斷開。
可選地,在所述當所述差動電流值大于所述第二閾值時,確定所述當前電氣元件故障,控制所述當前電氣元件各側的機械開關斷開的步驟之后,還包括:解鎖所述電力電子裝置變流單元。
可選地,在所述判斷所述差動電流值是否大于第二閾值的步驟中包括:判斷所述差動電流值的瞬時差動電流值連續大于所述第二閾值的次數是否大于預設次數;當所述次數大于所述預設次數時,確定所述差動電流值大于所述第二閾值。
可選地,在所述獲取當前電氣元件的差動電流值和電力電子裝置側的電流值的步驟之前,還包括:獲取當前電氣元件的各側電流值。
可選地,所述第一閾值大于所述電力電子裝置的額定電流值,并且小于所述電力電子裝置的安全電流限值。
可選地,所述第二閾值為瞬時電流差動保護動作電流整定值。
可選地,當所述電力電子裝置變流單元閉鎖輸出沒有成功時,控制報警模塊發出報警信息。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變電站控制保護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051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