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04002.5 | 申請日: | 2017-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29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紅軍;廖小君;邢大鵬;張里;閆占新;宋靜文;杜預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技能培訓中心;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剛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光 智能 電網 經濟 調度 控制 方法 | ||
1.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a:通過微電網運行參數數據庫獲取相關運行數據;
步驟b:根據氣象數據,利用時序特征優化模型對微電網中分布式電源進行短期功率預測;同時利用BP神經網絡模型對微電網中負荷進行短期功率預測;
步驟c:基于分布式電源短期功率預測、負荷短期功率預測、儲能系統荷電狀態,儲能系統的荷電狀態閥值,確定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的運行方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具體包括:
步驟a1:通過微電網運行數據庫獲得分布式電源的風機和光伏歷史功率數據,微電網各用戶負荷歷史數據,以及儲能系統中電池的當前荷電狀態、容量和充放電功率數據;
步驟a2:微電網上網電價、下網電價、旋轉備用價格、儲能電池的充放電價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具體包括:
步驟b1:基于風機和光伏歷史功率數據,利用時序特征優化模型進行風機和光伏功率短期預測;
步驟b2:基于微電網各用戶負荷歷史功率數據,利用BP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負荷功率短期預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1具體包括:
1將原始風電功率序列、原始光伏功率序列按照4小時為時間窗口進行切分,并標記為Pwd,1,Pwd,2,…,Pwd,n和Ppv,1,Ppv,2,…,Ppv,n;
2利用MATLAB中的mean函數求取風電功率和光伏功率的均值,并同時計算其變化率;
3將風電功率序列和光伏功率序列進行分類,分為均值平穩且變化趨勢緩慢的類、均值平穩但變化趨勢較大的類、均值非平穩但變化趨勢緩慢的類;
4判定最近4小時內風電功率序列和光伏功率序列屬于那類,針對不同的類采用不同的模型進行功率短期預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針對均值平穩且變化趨勢緩慢的類采用移動平均法進行功率預測;針對均值平穩但變化趨勢較快的類采用ARMA模型進行功率預測;針對均值非平穩但變化趨勢緩慢的類采用ARIMA模型進行功率預測。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具體包括:
c1輸入短期預測得到的風電功率、光伏功率以及負荷功率值,儲能系統當前的荷電狀態;
c2建立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經濟調度控制模型,以微電網總運營成本最低為目標函數,其中包括發電成本、與配電網購售電成本、備用成本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成本,構建模型如下:
min{CF(t)+Cgrid(t)+Cres(t)+Csub(t)}
其中,CF(t)為微電網發電成本、Cgrid(t)為微電網購售電成本、Cres(t)為旋轉備用成本、Csub(t)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cwd,t為風機單位電能的運行費用、Pwd,t為風機t時段發電預測功率、cpv,t為光伏單位電能的運行費用、Ppv,t為光伏t時段發電預測功率、cbess為儲能系統單位電能的運行費用、Pbess,t為儲能系統的充放電預測功率、cbuy,t為微電網向主網購電價格,Pbuy,t為向主網購電功率、csale,t為微電網向主網售電價格、Psale,t為微電網向主網售電功率、cres為旋轉備用價格、Rt為t時段旋轉備用容量、csub,wd為風力發電補貼、Pwd,t為風電功率、csub,pv為光伏發電補貼、Ppv,t為光伏發電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技能培訓中心;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技能培訓中心;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0400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