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紫外光的PBO纖維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99320.7 | 申請日: | 201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02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江;石森昊;梁石;王叔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新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0/08 | 分類號: | D06M10/08;D06M11/44;D06M11/46;D06M11/55;D06M11/70;D06M13/144;D06M13/152;D06M15/37;D06M10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向丹 |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紫外光 表面化學處理 游離基反應 抗紫外劑 上漿 絲束 制備 斷裂 拉伸強度和模量 耐紫外光性能 力學特性 紫外光 濕模量 改性 表現 | ||
1.一種耐紫外光的PBO纖維,其特征在于:以PBO絲束為原料,依次經表面化學處理、表面游離基反應、抗紫外光劑上漿處理、干燥后得到耐紫外光的PBO纖維,所述耐紫外光的PBO纖維滿足:干斷裂強度5.4~5.6GPa ,濕斷裂強度5.2~5.4GPa ,濕模量140~240GPa ,
所述表面化學處理是將PBO絲束與甲磺酸質量濃度為5~30%的表面處理劑接觸并進行反應的過程,控制反應時間為1~20min,反應溫度為25~60℃,所述表面處理劑包括乙醇溶液、甲醇溶液、磷酸溶液或硫酸溶液;
所述表面游離基反應是對PBO絲束表面進行電暈處理,所述電暈處理滿足:處理功率3~7kW 、處理溫度-10~50℃、處理時間2~20min;
所述抗紫外光劑上漿處理選擇粒徑為10~30nm、質量濃度為10~50%的抗紫外光劑水溶液進行涂覆,處理時間控制在2~20mi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紫外光的PBO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PBO絲束由PBO經紡絲、磷酸溶液水洗、干燥后得到,所述紡絲包括將PBO通過雙螺桿液晶紡絲后進行干噴濕紡,紡絲溫度控制在140~200℃,卷曲速度為100~150m/min;所述磷酸溶液的濃度為0.1~15%,磷酸溶液水洗溫度控制在45~80℃,時間控制在1~2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紫外光的PBO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PBO絲束與表面處理劑的接觸方式為噴淋或槽式走絲方式。
4.一種耐紫外光的PBO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PBO經紡絲、磷酸溶液水洗、干燥后制得PBO絲束;
(2)將步驟(1)得到的PBO絲束與甲磺酸質量濃度為5~30%的表面處理劑接觸并進行反應,控制反應時間為1~20min,反應溫度為25~60℃;
(3)對步驟(2)反應得到的PBO絲束表面進行電暈處理;
(4)采用粒徑為10~30nm、質量濃度為10~50%的抗紫外光劑水溶液對步驟(3)得到的PBO絲束進行涂覆處理,處理2~20min后,干燥得到耐紫外光的PBO纖維,所述耐紫外光的PBO纖維滿足:干斷裂強度5.4~5.6Gpa,濕斷裂強度5.2~5.4Gpa,濕模量140~240GPa ,
所述表面處理劑包括乙醇溶液、甲醇溶液、磷酸溶液或硫酸溶液,
所述電暈處理滿足:處理功率3~7 kW 、處理溫度-10~50℃、處理時間2~20min。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耐紫外光的PBO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紡絲包括將PBO通過雙螺桿液晶紡絲后進行干噴濕紡,紡絲溫度控制在140~200℃,卷曲速度為100~150m/min;所述磷酸溶液的濃度為0.1~15%,磷酸溶液水洗溫度控制在45~80℃,時間控制在1~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新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新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932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托盤轉換器
- 下一篇:一種能翻轉繼電器的傳送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