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98791.6 | 申請日: | 201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90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夏志強;秦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00 | 分類號: | G09F9/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2011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包括:顯示區和非顯示區;顯示區包括:多條第一信號線,以及多條第二信號線;指紋傳感器;第一信號線和第二信號線與指紋傳感器電連接;非顯示區還包括多條第一信號線連接線;顯示基板包括多個第一信號線組;多條第一信號線連接線包括a條第一連接線;至少存在兩個不相鄰的第一信號線組,分別為第一信號線組甲和第一信號線組乙;第一信號線組甲中的第一信號線與a條第一連接線一一對應電連接,第一信號線組乙中的第一信號線與a條第一連接線一一對應電連接;其中,a為正整數。可以減少第一信號線連接線的數量,從而減小非顯示區的面積,有利于顯示基板的窄邊框化設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和使用者對于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視,顯示裝置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性能指標。指紋識別是一種可靠性較高的身份認證方式,通過指紋識別,可以有效的保證顯示裝置的使用者的個人信息安全。
現有技術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中,設置有指紋識別傳感器。請參考圖1,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01和殼體02,顯示面板01具有顯示區和非顯示區,其中非顯示區通常被殼體02遮擋。其中,指紋識別傳感器設置在指紋識別區03,指紋識別區03與顯示面板01的顯示區是分開設置的。通過在殼體02上利用開口工藝進行開口,將包含指紋識別傳感器的指紋識別模塊放置在開口位置,并且需要增加對指紋識別模塊的對位組裝工藝。
然而,指紋識別區03設置在非顯示區不利于顯示裝置的窄邊框化設計。并且,在殼體02上開口可能降低顯示裝置的結構剛性,灰塵、水漬等容易通過開口進入顯示裝置內部,對顯示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的性能造成影響,降低了顯示裝置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基板,包括:顯示區和圍繞顯示區的非顯示區;顯示區包括:多條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信號線,以及多條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二信號線;多條第一信號線和多條第二信號線交叉絕緣限定出多個第一區域;第一區域包括指紋傳感器,指紋傳感器用于識別指紋信息;第一信號線和第二信號線與指紋傳感器電連接;非顯示區還包括多條第一信號線連接線,第一信號線通過第一信號線連接線與信號處理單元電連接;顯示基板包括多個第一信號線組,每個第一信號線組包括a條第一信號線;多條第一信號線連接線包括a條第一連接線;至少存在兩個不相鄰的第一信號線組,兩個不相鄰的第一信號線組分別為第一信號線組甲和第一信號線組乙;第一信號線組甲中的第一信號線與a條第一連接線一一對應電連接,第一信號線組乙中的第一信號線與a條第一連接線一一對應電連接;其中,a為正整數。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本發明提供的顯示基板。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本發明提供的顯示面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至少實現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中,將指紋傳感器設置在顯示區中,無需在非顯示區中額外設置指紋識別模塊,不僅可以減少對指紋識別模塊的對位組裝工藝,提升顯示基板的制造效率和良率,還有利于顯示基板的窄邊框化設計。
另外,由于指紋傳感器的制造可以集成在顯示基板的制作工序中,無需在顯示裝置中開口以組裝指紋識別模塊,可以避免開口工藝對顯示設置的結構剛性的不良影響,同時可以避免灰塵、水漬等進入顯示裝置內部,可以提升顯示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的穩定性,從而提高顯示裝置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87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