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98675.4 | 申請日: | 201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571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巧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伯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21/00 | 分類號: | 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葉劍 |
| 地址: | 516008 廣東省惠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齊穗期 水稻 抽水裝置 稻田 泄水槽 施肥 灌溉水 施肥溝 水槽 混合液體 相鄰兩行 中心噴射 稻穗 對角 引流 排水槽 排水渠 泄水孔 鋅鉀肥 引水槽 接引 填滿 鋅肥 鉀肥 連通 噴射 施放 肥料 發育 均衡 外部 引入 | ||
1.一種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在水稻的齊穗期時,分別在長方形的稻田的兩個對角挖設引水槽和泄水槽;
將所述引水槽連通外部供水渠以及將所述泄水槽連通外部排水渠;其中,所述泄水槽的泄水口與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表面的垂直距離為10厘米~15厘米;
挖設連接所述引水槽和所述泄水槽的引流溝和回流溝,其中,所述引流溝位于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相互垂直的第一邊緣和第二邊緣,所述回流溝位于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相互垂直的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所述第一邊緣與所述第四邊緣平行,所述第二邊緣與所述第三邊緣平行;
在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相鄰兩行水稻間開設V型施肥溝,且所述V型施肥溝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流溝和所述回流溝連通;
在所述引流溝朝向所述長方形的稻田內側的邊緣上堆設凸出于所述長方形的稻田表面的擋水墻;在所述回流溝朝向所述長方形的稻田內側的邊緣上堆設凸出于所述長方形的稻田表面的泄水墻;
在所述擋水墻的頂端表面開設若干排水槽,每一所述排水槽對應一所述V型施肥溝,同時,在所述泄水墻的表面開設若干泄水孔,每一所述泄水孔對應一所述V型施肥溝;所述V型施肥溝的兩端對應于所述排水槽及所述泄水孔;
在所述引水槽和所述泄水槽之間設置抽水裝置以將所述泄水槽內的液體抽至所述引水槽中;
將灌溉水通過所述外部供水渠向所述引水槽引入,直至灌溉水填滿所述長方形的稻田,打開抽水裝置,循環將所述泄水槽中的液體抽至所述引水槽中;
將每公頃1.2kg~1.8kg的鋅肥和每公頃1.2kg~1.8kg的鉀肥兩者與水以1:50的比例混合后制成鋅鉀肥混合液體后,沿第一邊緣、第二邊緣、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并朝向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中心噴射;
在噴射完所述鋅鉀肥混合液體5~6小時后關閉抽水裝置;
在關閉抽水裝置后的3至4天后,繼續引入所述灌溉水并打開所述泄水槽與所述外部排水渠的連通,直至所述灌溉水填滿所述長方形的稻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第一邊緣、第二邊緣、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并朝向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中心噴射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鋅鉀肥混合液體分成兩份;
將第一份鋅鉀肥混合液體沿第一邊緣、第二邊緣、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逆時針并朝向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中心噴射,直至噴射完成;
將第二份鋅鉀肥混合液體沿第一邊緣、第二邊緣、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順時針并朝向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中心噴射,直至噴射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關閉抽水裝置后的3天后,繼續引入所述灌溉水并打開所述泄水槽與所述外部排水渠的連通,直至所述灌溉水填滿所述長方形的稻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關閉抽水裝置后的4天后,繼續引入所述灌溉水并打開所述泄水槽與所述外部排水渠的連通,直至所述灌溉水填滿所述長方形的稻田。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相鄰兩行水稻間開設V型施肥溝,且所述V型施肥溝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流溝和所述回流溝連通的步驟,包括:
在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相鄰兩行水稻間開設兩個一深一淺的兩個V型施肥溝,其中,較深的V型施肥溝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引流溝和所述回流溝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較淺的V型施肥溝與較深的V型施肥溝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較淺的V型施肥溝與較深的V型施肥溝之間開設有若干導流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齊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相鄰兩行水稻間開設V型施肥溝的步驟,包括:
在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相鄰兩行水稻間開設沿所述長方形的稻田的表面凹陷形成的V型施肥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伯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伯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867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始穗期水稻的施肥方法
- 下一篇:水稻育秧底肥的施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