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97120.8 | 申請日: | 201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196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永進;楊石飛;蔡國棟;許杰;彭艾鑫;尚穎霞;毛維辰;潘華;潘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勘察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9 | 分類號: | 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慶 |
| 地址: | 200093***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坑 工程施工 工況 記錄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方法,包括步驟:構建一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系統;所述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系統包括一服務器端、一數據庫端和至少一移動端;繪制至少一基坑的GIS底圖存儲于移動端;在所述移動端選擇一所述GIS底圖作為目標GIS底圖;對所述目標GIS底圖進行編輯獲得一工況GIS底圖和/或通過所述信息輸入模塊輸入工況信息;將所述工況GIS底圖和/或所述工況信息上傳至所述服務器端,并通過所述服務器端傳輸至所述數據庫端存儲。本發明的一種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方法,對常見基坑工程的施工流程進行標準化,讓現場巡視人員可以便捷地對基坑工程工況進行精準描述,可提高施工工況信息在后期數據分析中的利用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坑工程施工方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方法。
背景技術
二十一世紀是隧道及地下空間大發展的年代,而基坑工程則是地下工程構建過程中重要的方法與手段,基坑工程的大規模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諸多基坑安全和環境安全問題,研究基坑變形控制和環境保護的方法則成為基坑工程成敗的關鍵。由于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時空效應,在研究基坑及周邊環境變形的過程中,需要對基坑施工工況與基坑工程監測數據進行精準匹配,從而得到基坑及周邊環境在施工過程中的變形規律,但現階段由于管理意識缺乏,導致基坑工程監測缺乏對施工工況的標準化的記錄,為后期的基坑工程監測數據分析等其他監測數據的應用過程中數據的完整性埋下隱患。
現階段基坑工程監測過程中,施工工況的描述一般依靠現場巡檢人員通過現場巡視進行記錄,為了減少現場巡檢的工作量,工況描述通常是簡略的一句話。通過一句話描述的施工工況,記錄的信息十分有限,尤其對于基坑分區開挖等復制施工工況,僅僅依靠簡短文字的描述,無法有效記錄基坑工程的關鍵信息,且通過此種方法進行記錄的施工工況,在后期的數據分析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施工圖紙,還原施工工況所紀錄的工況信息,降低了后期監測數據利用與分析的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方法,對常見基坑工程的施工流程進行標準化,并借助互聯網、GIS技術、數據庫技術、影像資料,讓現場巡視人員可以便捷地對基坑工程工況進行精準描述,從而完善基坑工程監測數據的完整性,可提高施工工況信息在后期數據分析中的利用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方法,包括步驟:
S1:構建一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系統;所述基坑工程施工工況記錄系統包括一服務器端、一數據庫端和至少一移動端,所述移動端與所述服務器端通信連接,所述服務器端與所述數據庫端通信連接;所述移動端包括一GPS模塊、一信息輸入模塊、一顯示模塊和一GIS地圖模塊;
S2:繪制至少一基坑的GIS底圖存儲于所述移動端;
S3:在所述移動端選擇一所述GIS底圖作為目標GIS底圖;
S4:對所述目標GIS底圖進行編輯獲得一工況GIS底圖和/或通過所述信息輸入模塊輸入工況信息;
S5:將所述工況GIS底圖和/或所述工況信息上傳至所述服務器端,并通過所述服務器端傳輸至所述數據庫端存儲。
優選地,所述S2步驟中:所述GIS底圖中的點位置與對應所述基坑中對應點的地理位置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S3步驟進一步包括步驟:
S31:通過所述GPS模塊獲取所述移動端的當前地理位置;
S32:通過所述顯示模塊和所述GIS地圖模塊在所述移動端顯示距離所述當前地理位置一預設范圍內的所有所述基坑;
S33:選擇一所述基坑作為目標基坑;
S34:所述移動端顯示與所述目標基坑對應的一所述GIS底圖作為所述目標GIS底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勘察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勘察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71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