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一種鋰電池正極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96085.8 | 申請日: | 201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75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江瑩冰;楊世峰;高勇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冠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72 | 代理人: | 張作林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電池 復合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以及 一種 | ||
1.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極材料顆粒,正極材料顆粒為中心核,中心核外面周圍包覆有三氧化二鑭包覆層,三氧化二鑭包覆層外包覆有氧化鈰包覆層,中心核的直徑為10 nm -10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材料為鎳鈷錳酸鋰Li(NiCoMn)O2(NCM),鎳鈷鋁鋰(NCA)、磷酸鐵鋁(LiFePO3)的任一種或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鈰包覆層厚度為1-50nm;三氧化二鑭包覆層厚度為1-50n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鈰包覆層厚度為5-30nm;三氧化二鑭包覆層厚度為5-3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鑭包覆層和氧化鈰包覆層通過熱原子層沉積循環(ALD)包覆在正極材料粉末上。
6.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為:a、將正極材料顆粒置于ALD系統的處理腔室中,處理腔室在沉積過程期間被抽真空至0.3至0.5mbar的范圍內的壓力,并且正極材料顆粒在沉積過程期間被保持在100-200℃的溫度下;b、用去離子水脈沖0.1-1S,進行吸附反應30-100S,c、然后用惰性氣體吹掃多余的水,d、用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鑭脈沖1-10S,吸附反應30-100S,e、用惰性氣體吹掃多余的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鑭; f、步驟b、c、d、e為一個熱原子層沉積(ALD)循環,依次重復進行步驟b、c、d、e實現三氧化二鑭在正極顆粒材料表面逐層生長;g、用去離子水脈沖0.1-1S,進行吸附反應30-100S,h、然后用惰性氣體吹掃多余的水,i、用有機金屬化合物Ce (mmp)4脈沖1-10S,吸附反應30-100S,j、用惰性氣體吹掃多余的有機金屬化合物Ce (mmp)4;k、步驟g、h、i、j為一個熱原子層沉積(ALD)循環,依次重復進行步驟g、h、i、j實現氧化鈰在正極顆粒材料的三氧化二鑭包覆層的表面逐層生長,最終形成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惰性氣體為氬氣、氮氣、氦氣的任一種。
8.一種鋰電池正極,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鋰電池復合正極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未經東莞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608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