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短波環天線實現阻抗匹配的天調網絡結構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91232.2 | 申請日: | 201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24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科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8 | 分類號: | H01Q1/28;H01Q1/32;H01Q5/335;H01Q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向妮 |
| 地址: | 21001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短波 天線 實現 阻抗匹配 網絡 結構 方法 | ||
1.一種用于短波環天線實現阻抗匹配的天調網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小環的射頻輸入端的前端匹配網絡和位于大環末端的末端匹配網絡;
前端匹配網絡采用LC可調匹配網絡,LC可調匹配網絡包括一組串聯的可調電感和一組并聯的可調電容;
末端匹配網絡包括一組可變串聯或并聯的可調電容;
天調網絡結構在阻抗匹配過程中:在預設的低頻段內,以所述末端匹配網絡的可調串聯電容作為主網絡,所述前端匹配網絡的LC可調匹配網絡作為副網絡;在預設的高頻段內,以所述前端匹配網絡的LC可調匹配網絡作為主網絡,末端匹配網絡的可調并聯電容作為副網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調網絡結構,其特征在于:可調電感由多個以二進制方式離散取值的分立電感組成,可調電容由以二進制方式離散取值的分立電容組成;各分立電感或分立電容均配置有與控制系統電連接并用于控制其接入所述網絡與否的控制開關。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調網絡結構,其特征在于:控制開關為并聯在各分立電感兩端或串聯在各分立電容上的繼電器。
4.一種用于短波環天線實現阻抗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環的射頻輸入端增加一組前端匹配網絡,在大環末端增加一組末端匹配網絡;
前端匹配網絡采用LC可調匹配網絡,LC可調匹配網絡包括一組串聯的可調電感和一組并聯的可調電容;末端匹配網絡包括一組可變串聯或并聯的可調電容;
在預設的低頻段內,以大環末端的可調串聯電容作為主網絡,小環前端的LC可調匹配網絡作為副網絡;在預設的高頻段內,以小環前端的LC可調匹配網絡作為主網絡,大環末端的可調并聯電容作為副網絡,從而實現快速阻抗匹配。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調電感由多個以二進制方式離散取值的分立電感組成,可調電容由以二進制方式離散取值的分立電容組成;各分立電感或分立電容均配置有與控制系統電連接并用于控制其接入所述網絡與否的控制開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開關為并聯在各分立電感兩端或串聯在各分立電容上的繼電器。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預設的低、高頻段的分界頻率值通過天線的環尺寸和末端匹配網絡中的可調串聯電容可取值的精度確定。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端匹配網絡位于天線射頻輸入端,通過末端匹配網絡或直接與發射機相連;末端匹配網絡連接至環形天線的末端或接地端。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末端匹配網絡集成在前端匹配網絡中,與前端匹配網絡協同工作,作為前端匹配網絡的補充,擴大前端匹配網絡的匹配范圍。
10.如權利要求4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低頻段內,先通過各控制開關對作為主網絡的可調串聯電容進行調節,保證駐波比小于3,再通過各控制開關對作為副網絡的LC可調匹配網絡進行調節,保證駐波比小于1.5;
在高頻段內,先通過控制各控制開關對作為主網絡的LC可調匹配網絡進行調節,保證駐波比小于3,再通過控制各控制開關對作為副網絡的可調并聯電容進行調節,保證駐波比小于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123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選通管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阻變存儲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