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級迷宮式沉淀池及其使用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90464.6 | 申請日: | 201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94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代獻仁;王周和;李樹蘭;丁鵬;彭時忠;洪淦新;朱繼生;王珩;閆德利;萬超;龐勃;張村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0 | 分類號: | B01D21/00;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銅陵市天成專利事務所34105 | 代理人: | 吳晨亮 |
| 地址: | 244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級 迷宮 沉淀 及其 使用方法 應用 | ||
1.多級迷宮式沉淀池,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兩個通過第四閘門(1)連通的第一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3)組成的沉淀池組,所述第一沉淀池的進口通過第二閘門(4)連通有消力池(5),所述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通過第一旁路(6)連通,所述第一旁路的一端通過第一閘門(7)與消力池連通,所述第一旁路的另一端通過第五閘門(8)與第二沉淀池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迷宮式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組還包括通過第七閘門(9)與第二沉淀池連通的第三沉淀池(10),所述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通過第二旁路(11)連通,所述第二旁路的一端通過第三閘門(12)與第一沉淀池連通,所述第二旁路的另一端通過第八閘門(13)與第三沉淀池連通,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口端通過第六閘門(14)與第二旁路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級迷宮式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組還包括通過第十閘門(15)與第三沉淀池連通的第四沉淀池(16),所述第四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通過第三旁路(17)連通,所述第三旁路的一端通過第九閘門(18)與第二旁路連通,所述第三旁路的另一端通過第十一閘門(19)與第四沉淀池連通。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級迷宮式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沉淀池和/或第四沉淀池的出口端設有溢流式集水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迷宮式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組上鋪設有鋼格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級迷宮式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組上搭設有龍門架,所述龍門架上吊裝有起吊裝置。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級迷宮式沉淀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驟:(1)、濃密機溢流水在進入沉淀池前首先進入消力池,消弱水的勢能;(2)、關閉第二閘門4、第三閘門12、閘第四門1、第六閘門14、第八閘門13和第十一閘門19,礦漿經第一閘門7、第五閘門8、第七閘門9和第十閘門15進入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四沉淀池,同時進行第一沉淀池的清理和回收工作;(3)、關閉第一閘門7、第四閘門1、第六閘門14、第七閘門9、第九閘門18和第十一閘門19,礦漿經第二閘門4、第三閘門12、第八閘門13和第十閘門15進入第一沉淀池、第三沉淀池和第四沉淀池;同時進行第二沉淀池、第一旁路和第三旁路的清理和回收工作;(4)、關閉第一閘門7、第三閘門12、第五閘門8、第七閘門9、第八閘門13和第十閘門15,礦漿經第二閘門4、第四閘門1、第六閘門14、第九閘門18和第十一閘門19進入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四沉淀池,同時進行第三沉淀池的清理和回收工作;(5)、關閉第一閘門7、第三閘門12、第五閘門8、第六閘門14、第八閘門13、第十閘門15和第十一閘門19,礦漿經第二閘門4、第四閘門1和第七閘門9進入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同時進行第四沉淀池、第二旁路和第三旁路的清理和回收工作。
8.如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多級迷宮式沉淀池的應用,其特征是它用于處理選黃鐵礦系統的濃密機溢流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9046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托盤車
- 下一篇:一種船式污水沉淀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