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辣椒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8963.1 | 申請日: | 201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22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熊新家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新家 |
| 主分類號: | A01G22/05 | 分類號: | A01G22/05;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楊立,周玉婷 |
| 地址: | 541001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辣椒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蔬菜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辣椒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辣椒是一種重要的蔬菜及調味品,其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如維生素C、B、胡蘿卜素、鈣、鐵、磷等,研究證明每公斤辣椒中含維生素C為1050毫克,是茄子的21倍、西紅柿的5倍、大白菜的4倍、白蘿卜的3倍。辣椒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作用。
對于辣椒而言,如何快速育苗,讓辣椒快速開花結果,縮短從種植到豐收的過程,能夠有利于大棚種植戶的增產增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提高辣椒產量、提高辣椒品質的辣椒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辣椒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苗,將辣椒種子置于育苗基質中進行育苗;
(2)整地,將小麥秸稈粉碎后覆蓋在大棚內土壤的表面,澆水后放置 20-35天;深翻土壤,并施入半腐熟的家畜糞肥,通風4-8天;深翻后的土壤內撒入脫硫石膏粉,施用量為0.6-1.0t·hm-2,平整土壤后,修筑田畦并開挖排水溝;連續澆透水灌溉2-4次;地膜覆蓋,并在地膜下鋪設軟管滴管帶;
(3)移植,將長出3-4片真葉的辣椒苗移栽至大棚種植地的田畦中;
(4)田間管理,把握在植株定植活棵、初果期及盛果期實施追肥;一般定植活棵后每畝棚地以4-6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發棵肥,盛果期每采收兩次后追肥一次,一般每畝棚地追施三元素復合肥7-10kg;結合病蟲害防治,于初花期至盛果期,葉面噴施0.2%的硼肥和0.2%的磷酸二氫鉀2-3 次,結合追肥實施微灌,灌水要透而不漬,并在追肥灌水后及時通風換氣,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5)授粉,當辣椒花蕾半滿后采用人工做種花去雄授粉;
(6)采摘,適時分批采收,采收完畢應及時清潔田園,無害化處理秸稈和廢地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秸稈鋪覆在土壤表面,并澆水加速秸稈腐爛,秸稈分解后產生大量的養分離子,提高土壤的營養性;并且通過施加半腐熟的家畜糞肥以及脫硫石膏粉,確保辣椒生長的營養需求,提高辣椒產量以及品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育苗的方法為:秸稈粉6千克,腐殖質4 千克,蛭石1千克,每立方米再加入放線菌100克,硝酸銨200克,皂角苷 100克,大黃粉80克,磷礦粉100克,播種前一個月將上述組分混合一起,堆積備用,得到基質;將上述基質置于育苗盤內的孔內,裝入每個孔的3/5 處,壓實后孔內放入辣椒種子,上面在覆蓋基質至與孔的上表面平齊后,噴灑水;控制育苗溫度在10-20攝氏度間,出苗后置于日光溫室陽關最好的地方,出兩片真葉后,進行第一次施肥,播種后16-18天完成育苗。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簡單,能夠有效縮短種植到豐收的時間,較常規大棚種植方法,種植到收獲日期能夠差出10-13天。利于種植戶盡快搶占市場。
進一步,所述步驟(4)中,在移栽后每隔10-15天噴施預防殺菌藥物一次。
進一步,所述噴施的預防殺菌藥物為:第一次為“百泰”,第二次為“賈瑞農”,第三次為“農用鏈霉素”,第四次為“金雷”;另外每個月噴施一次“寧南霉素”預防病毒病,每個月噴施一次“吡蟲啉”預防蚜蟲。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辣椒的病蟲害,避免因病害而影響辣椒的產量。
進一步,所述步驟(5)中,授粉方法為:將父本雄花摘下去授粉母本雌花花蕾,授粉時間為每天上午6:30-9:30,下午4:30-6:30,授粉期為一個月。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授粉方法,方法簡單,能實現精確每株母本雌花花蕾均經過授粉,提高辣椒的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公開一種辣椒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新家,未經熊新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89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