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溫室大棚高產高效養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7823.2 | 申請日: | 201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51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黎宇毅;李靈潔;陸世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沙田仙人灘農業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劉旭章 |
| 地址: | 530022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室 大棚 高產 高效 養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溫室大棚高產高效養魚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養殖魚大多采用原池塘養殖,水面大,水質控制難,病蟲害多,難防治,即使治病還是用各種化學藥品防治,對魚等水產品品質和水質有直接影響。產量又難提高,目前畝產量不超過5000斤,喂餌料利用率低,目前只利用70%的飼料,其余的浪費掉,造成養殖成本高。沉入池塘底飼料很快腐爛變質,影響水資源,同時水質變化快,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環境嚴重。另一方面與自然海水相比,大棚養魚廢水具有水溫變化幅度小、污染較輕,水中殘餌和魚類排泄物可以為其他生物提供營養等特點。我們面臨著地少水缺的生態環境,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面積實現高產、無公害、綠色養殖是綠色農業急需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溫室大棚高產高效養魚方法,該方法充分利用水體生態環境,養殖技術新穎,操作科學規范,不僅提高了水產養殖的質量,更大大增加了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解決了現有原池養殖產量低、肉質差、藥物使用嚴重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溫室大棚高產高效養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溫室大棚準備:溫室大棚為長方形,東西長45m,南北寬30m,室內池塘面積0.13hm2,池塘底部四周混凝土澆筑圈梁,池塘四壁立鋪紅磚,池塘四角設立柱作為磚的支撐,底為土質,池深3.5m,池塘內設有進排水系統和3.0kW葉輪式增氧機10臺、普通機井一眼、1800m地熱深水井一眼;
(2)池塘準備:5月上旬用泥漿泵清除池塘淤泥,用生石灰消毒清塘;消毒3d后進水,進水深度3.2m,水源為冷井水和熱水井調節水溫,水溫控制在22~27℃之間;進水結束后,用1g/m2的漂白粉消毒水質,并安裝增氧機曝氣混合水質;5~7d后施益生素15kg/hm2,施肥水素15~30kg/hm2培養水中浮游生物;
(3)魚苗放養:每畝放養規格在5~8cm,體重為10~20g的白鯧魚種1000~1200尾,占總放養尾數的60%;每畝放養尾重在20~40g的白鏈、鰭魚300~500尾,占總放養尾數的20%;每畝放養尾重在200~250g的草魚20~50尾,占總放養尾數的6%;剩余14%為鯉魚、卿魚;
(4)餌料投喂:投餌料次數為每天4次,上、下午各2 次,上午投餌料占40%,下午投餌料占60 %;
(5)水質調控:苗種入池后,每3~5d用肥水素追肥一次;每10~15d用益生素調節水質,每10~15d換水30~40cm,池水透明度維持在10~20cm;養殖前期每5~7d換水1次,中期每3~5d換水1次,后期每2~3d換水1次;養殖前期白天開增氧機4h,夜間開增氧機5~7h,中期、后期10個增氧機不間斷開機;通過換水和開啟增氧機,使溶解氧為3~4mg/L,透明度30~35cm;調節池水溫度保持在22~25℃之間;成魚養殖階段,由于魚種密度大,投餌量高,池底易產生廢棄物,為防止水質敗壞,每5d用專用機械全池吸污一次;
(6)病害防治:每7~10d輪換潑灑光合細菌、益生素進行病害防治,10~15d潑灑溴氯海因消毒劑。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地熱深水井出水溫度為50℃。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的生石灰用量為2250~3000kg/hm2。
進一步的,所述池塘底層設置有飼料臺,有利于魚群盡快攝食和避免飼料的浪費。
進一步的,當投喂親魚或種魚時,所述餌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原料組成:魚粉10%,大豆餅25%,菜餅和芝麻餅25%,米糠10%,麩皮10%,豬用混合料18%,磷酸氫鈣為主的混合鹽2%,下腳面粉5%。
進一步的,當投喂商品魚時,所述餌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數的原料組成:魚粉5%,大豆餅20%,菜餅和麻餅30%,米糠15%,熬皮8%,豬用混合料20%,磷酸氫鈣為主體的礦物鹽2%,下腳面粉5%。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5)換水量為30~40%。
綜上所述,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沙田仙人灘農業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沙田仙人灘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78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降低鯽魚發病率的養殖方法
- 下一篇:青蝦與黃顙魚混養的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