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品種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7800.1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466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紅超;項迎;郝宇;田源;宋振坤;齊爽;聶蕾;朱劍;商杰;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實驗工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3P23/06 | 分類號: | B23P23/06;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閆兆梅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品種 零件組 批生產 混線生產 識別系統 裝夾 入庫 創建 加工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控制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品種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方法。本發明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創建任務;步驟2、裝夾零件;步驟3、添加物料;步驟4、物料入庫;步驟5、加工過程;步驟6、加工結束;步驟7、重新運行。本發明簡單明確卻富有實效,解決了“多型號、多品種”混線生產帶來的諸多難題,可以推廣或直接應用于其他行業的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系統設計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控制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品種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線的不斷完善,目前零件數控加工技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面對殼體類零件“多型號、多品種”交叉混線生產的模式,存在零件數控加工中集成化程度弱、加工效率不高、設備批產加工利用率低等問題。
殼體類零件“黑燈”加工示范單元研究過程中,多品種零件組批(交叉混線)生產的識別技術成為專題研究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多品種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系統用于殼體類零件“黑燈”加工智能制造單元內加工零件的自動識別,以實現機械手臂在預裝工作臺、工件貨架和數控機床之間準確地搬運工件,數控機床正確地調用相應的加工程序。
通過調研分析,在國內外市場上,缺少適用于航天用殼體類零件組批生產的成熟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品種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方法,簡單明確卻富有實效,解決了“多型號、多品種”混線生產帶來的諸多難題,可以推廣或直接應用于其他行業的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系統設計中。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多品種零件組批生產的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創建任務;步驟2、裝夾零件;步驟3、添加物料;步驟4、物料入庫;步驟5、加工過程;步驟6、加工結束;步驟7、重新運行。
所述步驟1的具體步驟為:根據接入系統的加工中心數量,合理安排被加工零件的種類及數量,針對不同的被加工零件,操作人員在中央控制系統客戶端軟件分別新建任務,輸入相應產品圖代號、工序號、加工程序和需要加工零件數量,中控系統客戶端軟件根據上述信息自動生成相應數量的加工任務,同時分配加工任務ID。
所述步驟2的具體步驟為:人工將所有被加工零件數量≤30分別裝夾于托盤上,并將整體依次安裝放入預裝工作臺的安裝位,其中每一個托盤的同一位置均已裝載電子標簽。
所述步驟3的具體步驟為:中控系統自動識別出預裝工作臺上有托盤放入,通過預裝工作臺RFID讀寫器獲取托盤ID并顯示于客戶端軟件界面;同時操作人員在該界面輸入托盤上安裝的零件產品編號,選擇存放零件的空閑工件貨架庫位,最后提交中控系統。
所述步驟4的具體步驟為:添加物料申請提交中控系統后30s內,操作人員按下預裝工作臺上的按鈕,中控系統下發的生產任務ID,通過預裝工作臺RFID讀寫器寫入電子標簽,然后控制機械手臂將零件放入指定工件貨架。
所述步驟5的具體步驟為:操作中控系統,自動運行加工過程,機械手臂按照中控系統程序從物料庫自動識別并將裝夾被加工零件的托盤運出,轉運至相應無加工任務的加工中心,自動定位裝夾,按照既定數控程序進行加工;加工過程可同時進行任務列表中根據接入系統中的加工中心而定的多個加工任務。
所述步驟6的具體步驟為:加工程序運行完畢后,機械手臂自動識別并從加工中心工作臺面上托出裝夾被加工零件的托盤,可轉運至原庫位,亦可轉運至預裝工作臺拆卸位進行卸載。
所述步驟7的具體步驟為:如若有卸載的零件即工件貨架存在空庫位,可按照上述步驟2-6進行添加已在任務列表中的對應零件繼續加工;若任務列表中的某一編號零件全部加工完成,可按照上述步驟1-6進行添加相應零件繼續加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實驗工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實驗工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78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攪拌摩擦焊階差控制工藝
- 下一篇:窗框自動化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