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蜂毒肽在制備治療和/或預防糖尿病的藥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6519.6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6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曹鵬;薛斌;齊雅玲;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8/17 | 分類號: | A61K38/17;A61P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汪麗紅 |
| 地址: | 21002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蜂毒肽 制備 保健品 糖尿病 動物實驗證明 抗糖尿病藥物 生物醫藥領域 低血糖 糖尿病效果 胰島素分泌 臨床應用 時間維持 有效促進 潛在的 給藥 停藥 治療 預防 血糖 表現 英文 | ||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具體涉及蜂毒肽(英文名稱Melittin)在制備治療和/或預防糖尿病的藥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經動物實驗證明,本發明涉及的蜂毒肽具有顯著的抗糖尿病效果,具體表現為,該蜂毒肽能夠有效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起到長效降低血糖的作用,表現為按一定頻率給藥一段時間停藥后,仍然能長時間維持低血糖,可以長期改善II型糖尿病。本發明為目前抗糖尿病藥物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和思路,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具體涉及蜂毒肽(英文名稱為Melittin)在制備治療和/或預防糖尿病的藥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一種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高血糖,典型病癥為多食、多飲、多尿、消瘦等。其死亡率在發達國家僅次于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是目前醫學界三大疑難疾病之一。
從全球范圍看,糖尿病患者增長十分迅速,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數將突破3億,發病率也將由目前的2.8%上升為4.4%。其中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者人數將增長170%,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42%。這預示著截至2025年,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將超過全球糖尿病患者總數的75%。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國、印支次大陸及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居世界第二位,近4.3%人口患有糖尿病。我國糖尿病患病人群中,II型糖尿病占90%以上,I型糖尿病約5%,城市妊娠糖尿病接近5%,其他類型僅0.7%。中國糖尿病預防指南指出,發達地區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不發達地區,城市高于農村。糖尿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并存在擴大化和年輕化的傾向,如何防治糖尿病成為醫藥界重點關注的課題之一。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藥物分為7類,包括胰島素及其類似物、磺酰脲類、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衍生物、促胰島素分泌劑、中成藥等。在臨床上,根據糖尿病的發展進程,有嚴格的用藥方案,一般通常為兩種藥物以上協同進行治療,以減少毒副作用及并發癥的發生。然而,這些藥物的組合在治療糖尿病的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能應對的情況。
蜂毒肽占蜜蜂毒素干重的50%左右,是含有26個氨基酸的雙極堿性多肽,分子量為2848Da,可以由蜜蜂毒素提純,也可以通過人工合成。二級結構中無二硫鍵,而且側鏈中的氨基酸無交聯。實驗證明,蜂毒肽具有抗炎、抗菌、抗腫瘤、鎮痛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對肝纖維化、膽管炎和膽道纖維化、類風濕性關節炎、動脈粥樣硬化、胃癌、乳腺癌等有一定的療效。但是,迄今為止,未有關于蜂毒肽治療糖尿病的報道。發明人通過研究發現蜂毒肽具有降低血糖、升高胰島素的作用,特別是具有長效降低血糖的作用。由此可見,蜂毒肽對糖尿病具有治療和/或預防的作用,可被用于制備治療和/或預防糖尿病的藥物或保健品,這為治療和/或預防糖尿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和思路,拓寬了治療糖尿病藥物的選擇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蜂毒肽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新用途,具體涉及其在制備治療和/或預防糖尿病的藥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藥物或保健品可包含蜂毒肽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其中,所述蜂毒肽可為人工合成。
其中,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可包括離子交換材料、氧化鋁、硬脂酸鋁、卵磷脂、自乳化藥物傳遞系統(SEDDS)如d-維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吐溫或其他類似聚合介質等藥物制劑用的表面活性劑、血清蛋白如人血清白蛋白、緩沖物質如磷酸鹽、氨基乙酸、山梨酸、山梨酸鉀、飽和植物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水、鹽、電解質如硫酸鹽精蛋白、磷酸氫二鈉、磷酸氫鉀、氯化鈉、鋅鹽、硅膠、硅酸鎂等。聚乙烯吡咯酮、纖維素物質、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丙烯酸酯、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和羊毛脂、環糊精如α-、β-、γ-環糊精或其經化學修飾的衍生物如2-和3-羥丙基-β-環糊精等羥烷基環糊精及其可溶性衍生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南京大學,未經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651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