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諧振模式展寬的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85494.8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699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肖志松;張浩;李文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19/72 | 分類號: | G01C19/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順榮;唐愛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諧振 模式 展寬 光學 陀螺 諧振腔 結構 | ||
1.一種基于諧振模式展寬的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是由微環諧振腔、原子氣泡和耦合錐形光纖組成;該微環諧振腔、原子氣泡和耦合錐形光纖之間的關系是原子氣泡插入到微環諧振腔中,耦合錐形光纖通過高精度的位移平臺調節與微環諧振腔的距離將光耦合到微環諧振腔中;
所述微環諧振腔是以二氧化硅為主體的回音壁模式諧振腔;
所述原子氣泡是堿金屬原子氣和光學涂層組成,光學涂層分別在堿金屬原子氣的光束入射面和出射面;
所述耦合錐形光纖由兩個錐形透鏡光纖組成,一個錐形透鏡光纖將光束引入微環諧振腔,另一個錐形透鏡光纖將光束從微環諧振腔耦合出到探測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諧振模式展寬的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音壁模式諧振腔以795nm為輸入中心波長,腔長為50倍的中心波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諧振模式展寬的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金屬原子氣為銣或銫堿金屬原子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諧振模式展寬的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學涂層的反射率為0.99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諧振模式展寬的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子氣泡長度設定為5倍中心波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諧振模式展寬的光學陀螺諧振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耦合錐形光纖通過調節透鏡光纖與微環諧振腔之間的距離使耦合率為2.156×1011Hz。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549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