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配合端子及使用了該壓配合端子的連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5271.1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88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江尻孝一郎;米山一暢;近藤晴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SM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12/58 | 分類號: | H01R12/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蘊;李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配合端子 連接器 彈性接觸片 連接孔 壓入部 腳部 導電性金屬 板厚方向 彈簧負載 內周面 劈裂 壓入 分裂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以簡單的構造得到適當的彈簧負載的壓配合端子及使用了該壓配合端子的連接器。壓配合端子(2)在腳部(5)的前端側具備壓入連接孔(11)的壓入部,壓入部具備由構成腳部(5)的導電性金屬板材在板厚方向上分裂而成的劈裂部構成的彈性接觸片(6、6),使彈性接觸片(6、6)與連接孔(11)的內周面接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接電子設備和基板的壓配合端子及使用了該壓配合端子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目前,與電路基板(以下,稱為基板)連接的連接器使用能夠無焊錫連接的壓配合端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壓配合端子具備形成為寬度比形成于基板的通孔徑稍寬的壓入部,通過將該壓入部壓入通孔,從而與基板連接。
如圖10所示,該壓配合端子7通過對導電性金屬板材在板厚方向上進行沖裁加工而形成,在腳部71的前端部一體形成有壓入部72。
壓入部72例如形成為具有中空部721的中空菱形,在被壓入至通孔等連接孔11時,在板寬方向上彈性變形。
另外,在壓配合端子中,已知通過彎曲加工導電性金屬板材而形成壓入部,提高對通孔的接觸可靠性(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例如,如圖11所示,該基于彎曲加工的壓配合端子8將導電性金屬板材81的前端側82折回并重合,在該重合的部分的板材81、82具備向外突出的形狀的彈性接觸片83、83,彈性接觸片83、83接觸連接孔11的內側面。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21093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2188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上述的圖10所示的現有的技術中,壓入部為在板寬方向上彈性變形的構造,因此,壓入部的彈簧壓力高,在向通孔壓入時,不能適當地彈性變形,存在磨基板的問題。
另一方面,上述的圖11所示的基于彎曲加工的現有的技術中,雖然能夠通過在板厚方向上彈性變形來得到良好的接觸壓,但是,形狀復雜,制造工序也多,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問題。
另外,需要將板材折回并重合,因此存在厚度變大該程度,阻礙小型化的問題。
因此,鑒于這樣的現有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以簡單的構造得到適當的彈簧負載的壓配合端子及使用了該壓配合端子的連接器。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用于解決如上所述的現有問題的第一方面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腳部的前端側具備壓入連接孔的壓入部的壓配合端子中,上述壓入部具備由使構成上述腳部的導電性金屬板材在板厚方向上分裂而成的劈裂部構成的彈性接觸片,該彈性接觸片與上述連接孔的內周面接觸。
第二方面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結構的基礎上,上述彈性接觸片具備使上述劈裂部向板厚方向外側屈曲而成的圓弧狀或山形狀的彎曲部,該彎曲部接觸上述連接孔的內周面。
第三方面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結構的基礎上,上述彈性接觸片具備從上述劈裂部切起而成的切起部,該切起部接觸上述連接孔的內周面。
第四方面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結構的基礎上,上述彈性接觸片具備將上述劈裂部的前端側向外側折回而成的折回部,該折回部接觸上述連接孔的內周面。
第五方面所記載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三方面中任一個的結構的基礎上,上述彈性接觸片在前端側具備卡合于上述連接孔的背側開口緣部的防脫落彎曲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MK株式會社,未經SM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52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線夾安裝裝置
- 下一篇:一種網絡設備及縱向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