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攝像透鏡組在審
申請號: | 201711084920.6 | 申請日: | 2017-11-07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08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發明(設計)人: | 黃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王艷春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攝像 透鏡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攝像透鏡組,更具體地,本申請涉及一種包括五片透鏡的攝像透鏡組。
背景技術
隨著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件(CMOS)等圖像傳感器的應用擴展到紅外光范圍,它們可以具有紅外成像,距離探測,紅外識別等應用。
便攜式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也同時要求攝像鏡頭小型化,但是現有小型化攝像鏡頭通常F數較大,進光量偏小而無法使用。因此,既要保證攝像鏡頭小型化,又要同時擁有大孔徑,以保證紅外鏡頭在探測、識別等領域的應用。
因此,本申請旨在提供一種大孔徑、小型化、高成像品質的攝像透鏡組。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可適用于便攜式電子產品的、可至少解決或部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至少一個缺點的攝像透鏡組,例如,大孔徑攝像透鏡組。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攝像透鏡組,該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側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第三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第四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側面為凸面;第五透鏡可具有負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鏡的有效焦距f1與攝像透鏡組的有效焦距f之間可滿足:1.5<f1/f<2.1。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攝像透鏡組的有效焦距f與攝像透鏡組的入瞳直徑EPD之間可滿足:f/EPD<1.5。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四透鏡的有效焦距f4與攝像透鏡組的有效焦距f之間可滿足:1.4<f4/f<3。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四透鏡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8與第四透鏡的有效焦距f4之間可滿足-1<R8/f4<-0.5。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中心厚度CT2和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間可滿足:0.7<CT1/(CT2+CT3)<1.3。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隔T23與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隔T45之間可滿足:T23/T45<0.3。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隔T45與攝像透鏡組的光學總長度TTL之間可滿足:0.1<T45/TTL<0.3。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有效半口徑DT12與第四透鏡物側面的有效半口徑DT41之間可滿足:0.7<DT12/DT41<1.2。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五透鏡的物側面可以為凸面。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五透鏡物側面或像側面至少有一反曲點。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可滿足:0.8<|SAG51/CT5|<3,其中,SAG51為第五透鏡物側面和光軸的交點至第五透鏡物側面的有效半徑頂點之間的軸上距離,以及CT5為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中心厚度。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攝像透鏡組的光學總長度TTL與攝像透鏡組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區域對角線長的一半ImgH之間可滿足:TTL/ImgH<1.7。
另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攝像透鏡組,該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側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第三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第四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側面為凸面;第五透鏡可具有負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鏡像側面的有效半口徑DT12與第四透鏡物側面的有效半口徑DT41之間可滿足:0.7<DT12/DT41<1.2。
又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攝像透鏡組,該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第一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側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第三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第四透鏡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側面為凸面;第五透鏡可具有負光焦度;以及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隔T23與第四透鏡和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隔T45之間可滿足:T23/T45<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49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