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碟盤托盤以及托盤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3609.X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1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山本陽一;前田真一;吉田則勝;田渕周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1B23/03 | 分類號: | G11B23/03;G11B17/051;G11B17/2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文海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碟盤 托盤 最下位 底壁 內周 上表面 外周 托盤支架 支承部 數據記錄區域 靜止狀態 外周部 支承 | ||
1.一種碟盤托盤,其將多張碟盤以層疊狀態收納,其中,
在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設置有內周肋支承部,該內周肋支承部從下方支承所述多張碟盤中的位于最下位的碟盤的內周肋,
在沿著所述碟盤托盤的厚度方向剖切的剖面中,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厚度形成為隨著從外周部接近所述內周肋支承部而變厚,
在靜止狀態下,在所述最下位的碟盤的外周肋與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上表面之間形成間隙,
在所述最下位的碟盤傾斜而導致所述最下位的碟盤的外周肋的一部分與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上表面接觸的狀態下,在所述最下位的碟盤的數據記錄區域與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上表面之間形成比所述外周肋或者所述內周肋的厚度大的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盤托盤,其中,
所述外周肋、非數據記錄區域、所述數據記錄區域以及所述內周肋分別設置于所述最下位的碟盤的下表面,
所述外周肋設置于相比所述數據記錄區域靠外周側的位置,
所述內周肋設置于相比所述數據記錄區域靠內周側的位置,
所述非數據記錄區域設置于所述數據記錄區域與所述內周肋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盤托盤,其中,
在沿著所述碟盤托盤的厚度方向剖切的剖面中,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上表面形成為隨著從所述外周部接近所述內周肋支承部,相對于處于所述靜止狀態的所述最下位的碟盤的下表面的傾斜角度變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盤托盤,其中,
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上表面在對置于非數據記錄區域的區域與對置于所述數據記錄區域的區域的邊界部分具有彎曲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盤托盤,其中,
在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上表面,與非數據記錄區域對置的區域的表面形成為圓錐臺面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盤托盤,其中,
在所述碟盤托盤的底壁的上表面以從內周側朝向外周側延伸的方式豎立設置有至少一個加強肋,
沿著所述碟盤托盤的厚度方向剖切的剖面是以穿過所述加強肋的方式沿著所述碟盤托盤的厚度方向剖切的剖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碟盤托盤,其中,
所述多張碟盤分別是所述外周肋、非數據記錄區域、所述數據記錄區域以及所述內周肋設置于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雙面碟盤。
8.一種托盤支架,其收納權利要求7所述的碟盤托盤,其中,
在所述托盤支架的頂壁的下表面設置有內周肋支承部,該內周肋支承部從上方支承所述多張碟盤中的位于最上位的碟盤的內周肋,
在沿著所述碟盤托盤的厚度方向剖切的剖面中,所述托盤支架的頂壁的厚度形成為隨著從外周部接近所述內周肋支承部而變厚,
在靜止狀態下,在所述最上位的碟盤的外周肋與所述托盤支架的頂壁的下表面之間形成間隙,
在所述最上位的碟盤傾斜而導致所述最上位的碟盤的外周肋的一部分與所述托盤支架的頂壁的下表面接觸的狀態下,在所述最上位的碟盤的數據記錄區域與所述托盤支架的頂壁的下表面之間形成比所述外周肋或者所述內周肋的厚度大的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360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