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BMS接線檢測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83606.6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610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謙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60 | 分類號: | G01R3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姿頤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bms 接線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BMS接線檢測裝置及方法,屬于電池應用技術領域。所述裝置包括線序檢測模塊、控制模塊以及顯示模塊,通過線序檢測模塊基于所述多個電芯與所述BMS連接的線束的線序輸出對應的控制信號至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判斷線束的線序是否正確,并控制所述顯示模塊顯示相應的判斷結果,從而對BMS的接線檢測不需要人工干預,檢測結果直接通過顯示模塊進行顯示,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準確性,并且提高了BMS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應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BMS接線檢測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池作為重要的儲能單元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目前電池技術限制,電池單體電壓較低,為了增加儲能容量及輸出功率,在大容量大功率應用中,通常將電池進行并聯和串聯組合。隨著電池串聯的數量越來越多,進而推動電池管理系統快速發展,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的數量不斷增加,線束的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若電池線束不能正確連接,容易引發著火、爆炸等危險,電池管理系統也容易因此損壞。為防止線束連接錯誤,需要再連接電池管理系統之前先檢測線束是否正確連接。
目前常用的線序檢測方法有目測、萬用表檢測及連接BMS實測幾種方法。其中,目測、萬用表檢測兩種方法檢測效率低,完全靠人工檢測,容易出錯;連接BMS實測,一旦有錯線,BMS容易損傷、損壞,檢測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BMS接線檢測裝置及方法,其能夠改善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BMS接線檢測裝置,所述BMS接線檢測裝置包括線序檢測模塊、控制模塊以及顯示模塊,所述線序檢測模塊、所述顯示模塊均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線序檢測模塊用于與電池組與BMS之間連接的線束連接,所述電池組包括多個電芯;所述線序檢測模塊,用于基于所述多個電芯與所述BMS連接的線束的線序輸出對應的控制信號至所述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判斷線束的線序是否正確,并控制所述顯示模塊顯示相應的判斷結果。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電芯電壓檢測模塊,所述電芯電壓檢測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電芯電壓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線束相鄰兩跟采樣線的電壓;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線束相鄰兩跟采樣線的電壓判斷線束的線序是否正確,并控制所述顯示模塊顯示相應的判斷結果。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裝置還包括開關模塊,所述線序檢測模塊與所述開關模塊連接,所述開關模塊與所述電芯電壓檢測模塊連接,所述開關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開關模塊與所述線束相鄰兩跟采樣線的連接狀態;所述電芯電壓檢測模塊,用于在所述開關模塊與所述線束相鄰兩跟采樣線連接時檢測所述線束相鄰兩跟采樣線的電壓。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線序檢測模塊包括多個線序檢測電路,每個線序檢測電路均與所述電池組、所述開關模塊連接,所述每個線序檢測電路包括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電阻以及光電耦合器,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電池組的對應電芯一端的線束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所述光電耦合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電池組的所述對應電芯另一端的線束、所述光電耦合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光電耦合器的輸出端與所述開關模塊連接。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開關模塊包括多個開關,所述多個開關均與所述線序檢測模塊和所述電芯電壓檢測模塊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謙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謙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36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線路絕緣在線監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接地線斷開故障自動報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