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高活性液體菌種的杏鮑菇工廠化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2962.6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6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濤;黃曉峰;黃應瑞;陳澤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久禾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24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活性 液體 菌種 杏鮑菇 工廠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領域,特別涉及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高活性液體菌種的杏鮑菇工廠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杏鮑菇是一種珍貴的藥食皆宜的真菌,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口感極佳,是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食用的16種珍稀食用菌之一。
杏鮑菇工廠化栽培是目前國際上迅速發展的一種新型栽培技術,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相對于傳統的大棚季節性生產的主要區別是:一、效率高:從菇房的建造到設備的配置,基本都按高標準設計,采用機械化操作,部分已采用自動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減少了勞動強度;二、可周年生產:工廠化生產采用人工控制杏鮑菇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使其不受外界季節變化的影響;三、土地利用率大:工廠化生產采用立體式栽培,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的利用率;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盡管近年來不斷改進,但仍然存在生產周期長,手工操作環節多,效益欠佳等問題。
目前國內外杏鮑菇栽培以固體菌種為主,而液體菌種相對于固體菌種具有生產周期短、菌齡一致、出菇齊、便于管理、菌種成本低、接種方便且快速等優點,有利于食用菌生產的規?;⒐S化,近年來由于工廠化栽培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縮短菌種制備周期,提高菌種質量和生產效率,國內外生產廠家研究開發液體菌種用于替換目前杏鮑菇生產中普遍使用的固體菌種,并在實際生產中開始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基于高活性液體菌種的杏鮑菇工廠化栽培方法,該栽培方法簡單易行,能夠使生產技術標準化,產品質量均衡化,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合格率,減少污染,降低成本,進一步提高杏鮑菇栽培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高活性液體菌種的杏鮑菇工廠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杏鮑菇斜面菌種經平板培養基活化后依次經液體種子培養基、搖瓶種子培養基和種子罐培養基逐級擴大培養得到種子罐種子,將種子罐種子接入培養液中得到液體母中;
步驟(2):將發酵液倒入發酵罐中,在120℃下滅菌60-100nin,滅菌中后噴淋冷卻并通過無菌空氣,接種入培養好的液體母種,接種量為3-5%,發酵罐培養溫度為20-35℃,通氣壓力為0.5-1.0兆帕,恒溫發酵培養1-2天,然后以0.5-0.8℃/min的速率降溫至18-20℃然后向發酵罐中再次接入液體母種,接種量為8-10%,在通氣量為5-7L/min條件下發酵18-20h,最后以0.2-0.4℃/min的速率升溫至25-28℃,在通氣量為3-5L/min條件下恒溫發酵3-7天即可得到杏鮑菇液體菌種待用;
步驟(3):選取混合培養料,并加水攪拌預濕,控制預濕后的混合培養料含水量為64%-66%,PH為6-7,并將混合培養料以寬1.5m、高1m,長度為1.5-2m的等腰梯形堆料,然后在堆料商用木棒插出一些豎直氣孔,直通堆料底,最后蓋上草苫讓其自然發酵;
步驟(4):將步驟(3)中發酵后的混合培養料選用22cm×45cm的聚丙烯袋進行打包裝袋得栽培包,然后送至菇房內的床架上,高溫滅菌后通入蒸汽,將菇房內溫度控制在60-65℃,保持5-7h,停止通入蒸汽,然后在在栽培包上打孔并向孔內插入中空塑料棒,并塞上菌蓋,后經冷卻工序緩慢降溫至25-30℃;
冷卻工序具體為:先自然冷卻,待溫度降到不超過40℃后,利用制冷機進行強制制冷,冷卻至25-30℃;
步驟(5):采用空氣凈化流水線將液體菌種接種到步驟(4)中冷卻后的栽培包內,接種時拔除插入栽培包中的塑料棒,并在栽培包上用針扎數個小孔增加通氣促進菌絲盡早萌發;
步驟(6):將接種后的栽培包送至溫度為25-30℃,空氣相對濕度為75-80%的培養室中,培養10-15天并保持培養室的黑暗狀態;
步驟(7):菌絲生長滿培養包后,搬入溫度為20-22℃,空氣相對濕度為90%-95%的出菇室中,并拔除栽培包上的菌蓋,進行出菇管理,每天通風換氣4-7次,每次10-15min,在出菇管理的前6-7天在培養室中增加光照強度300-700lx的漫射光;
步驟(8):當菇蕾長出后,將栽培包兩頭敞開,繼續保持步驟(7)的通風,向出菇室的地面、墻壁噴水,保持濕度為85-90%,當子實體菌蓋顏色由深變淺,下凹部有白色草狀物,菌蓋邊緣開始上卷,孢子尚未大量散發時,即達七八成熟,為采收適期采收包裝,采收完一、二潮菇后,再按上述管理方法進行管理至全部收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久禾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久禾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296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離玻璃式取暖爐防燙門體
- 下一篇:用于防止燃氣罐內的燃氣用盡的裝置及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