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基因融合增強植物抗蚜性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082638.4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74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唐克軒;馬嘉偉;潘琪芳;付雪晴;張婷婷;錢虹妹;趙靜雅;馬亞男;王宇婷;孫小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62 | 分類號: | C12N15/62;C12N15/82;A01H5/0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因 融合 增強 植物 抗蚜性 方法 | ||
1.一種具有抗蚜蟲功能的基因,其特征在于,融合自蚜蟲的V-ATPase subunit E和COO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2.一種雙基因融合增強植物抗蚜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從桃蚜(Myzus×persicae)的V-ATPase subunit E基因、COO2基因以及V-ATPase subunit E基因和COO2基因部分序列融合片段分別構建得到具有抗蚜蟲功能的基因,通過構建表達載體并將其分別轉(zhuǎn)入農(nóng)桿菌,以該農(nóng)桿菌侵染小麥幼胚,分別在小麥中表達產(chǎn)生V-ATPase subunit E、COO2基因以及V-ATPase subunit E和COO2雙基因的dsRNA,從而達到趨避蚜蟲的目的。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達載體,通過構建玉米ubiquitin-1啟動子驅(qū)動V-ATPase subunit E,COO2基因以及V-ATPase subunit E基因和COO2融合基因沉默載體,即RNAi載體。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ubiquitin-1啟動子具體為:組成型啟動子。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侵染,即將小麥幼胚轉(zhuǎn)移至農(nóng)桿菌菌液中侵染后置于黑暗條件下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得到幼胚愈傷組織,進而經(jīng)抗性再生植株篩選后得到小麥抗性苗。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抗蚜性包括:
1)在防治蚜蟲中的應用或在制備防治蚜蟲產(chǎn)品中的應用;
2)在促進蚜蟲死亡中的應用或在制備促進蚜蟲死亡產(chǎn)品中的應用;
3)在抑制蚜蟲生長中的應用或在制備抑制蚜蟲生長產(chǎn)品中的應用。
7.一種重組表達載體,即RNAi載體,其特征在于,基于dsRNA構建得到;
所述的dsRNA包括:
1)由Seq ID No.1所示的在植物中表達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補序列;
2)由Seq ID No.1所示的在植物中表達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補序列;
3)由Seq ID No.3所示的在植物中表達的核苷酸和其反向互補序列,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jīng)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2638.4/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