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2029.9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118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鄧付圓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付圓 |
| 主分類號: | A01N43/40 | 分類號: | A01N43/40;A01N43/28;A01N25/04;A01N25/1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許伯嚴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水稻 稻瘟病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背景技術
今年來,由于單一用藥和不科學用藥,導致許多病害對當前使用的農藥產生了抗性,如水稻稻瘟病,成為化學防治的一大難題。加之稻瘟病生理小種很多,更加大了防治的難度。同時,頻繁施藥又造成農民負擔加重和環境污染加劇。因此,一種能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能有效控制病害且有利于病菌的抗藥性治理。
氟吡菌酰胺,英文名稱:fluopyram,是拜耳公司開發的新型吡啶基乙基苯甲酰胺類殺菌劑,作用于線粒體呼吸鏈,抑制琥珀酸脫氫酶(復合物Ⅱ)的活性從而阻斷電子傳遞,導致不能提供機體組織的能量需求,進而殺死防治對象或抑制其生長發育。氟吡菌酰胺是防治白粉病、菌核病等的高效藥劑,但單獨使用成本高并有產生抗性的風險。
稻瘟靈,英文名稱:isoprothiolane,是一種內吸性殺菌劑,水稻植株吸收藥劑后累積于葉組織,特別集中于穗軸與枝梗,從而抑制病菌侵入,阻礙病菌脂質代謝,抑制病菌生長,起到預防與治療作用,對水稻稻瘟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在農業生產中,通過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的農藥品種混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混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混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增效作用的混配很少。
經過發明人研究,發現將氟吡菌酰胺和稻瘟靈相互復配,在一定范圍內對稻瘟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關氟吡菌酰胺和稻瘟靈的相關復配應用于稻瘟病的研究尚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增效顯著、高效低毒,畝用成本低,有利于病菌綜合治理的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方法,將活性成分為氟吡菌酰胺和稻瘟靈的農藥制劑混合起來,兌水后均勻噴灑于水稻植株上,以葉片濕潤為準;所述的氟吡菌酰胺和稻瘟靈的重量比為10:1~1:10,優選的,氟吡菌酰胺和稻瘟靈的重量比為5:1~1:2。
進一步的,氟吡菌酰胺和稻瘟靈的重量比為2:1。
所述的農藥制劑,氟吡菌酰胺的重量百分比為4-40%,稻瘟靈的重量百分比為4-40%。
所述的農藥制劑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方法制備成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本方法所制備的制劑的有效成分作用機理不同,以一定的重量比混配具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能大幅提高藥效,減少有效成分用量,從而減小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和農藥殘留,有利于病菌抗藥性的治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所述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
一、室內生測試驗
實施例1:氟吡菌酰胺、稻瘟靈及混劑對稻瘟病的室內毒力測定
經預試確定各藥劑有效抑制濃度范圍后,每個藥劑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別梯度設5個劑量處理,設清水對照。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殺菌劑》進行,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藥劑對水稻稻瘟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各處理凈生長量、菌絲生長抑制率。
將菌絲生長抑制率換算成機率值(y),藥液濃度(μg/mL)轉換成對數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歸方程(y=a+bx),并由此計算出每種藥劑的EC50值,依孫云沛法計算藥劑的毒力指數及共毒系數(CTC)。
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EC50/供試藥劑EC50)×100
理論毒力指數(TTI)=A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B藥劑毒力指數×混劑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數(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A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100
當CTC≤80,則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當80<CTC<120,則組合物表現為相加作用,當CTC≥120,則組合物表現為增效作用。
統計結果見表1。
表1氟吡菌酰胺、稻瘟靈及其混配對稻瘟病的室內毒力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付圓,未經鄧付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202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