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及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1462.0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2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汪巖松;禹峰;黃興懷;胡孔飛;汪志濤;張煒;楊峰;張明瑞;龔郴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國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31 | 代理人: | 崔雅麗,張祥騫 |
| 地址: | 23009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測試 土濕陷性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載板(10)、載重單元(30)、配重載荷(40)和微型動力觸探(20),所述的載重單元(30)包括用于坐落在承載板(10)上方的底座(31)和固定在底座(31)上的載重平臺(32),底座(31)和載重平臺(32)之間通過立設的支架(33)相連,所述的底座(31)上設有供微型動力觸探(20)穿過的通孔(311),承載板(10)的對應位置處設有供微型動力觸探(20)穿過的圓孔(11),微型動力觸探(20)的動觸頭(21)依次穿過通孔(311)、圓孔(11)后懸伸在承載板(10)的下方,微型動力觸探(20)的探桿(22)懸伸在承載板(10)的上方,探桿(22)可在圓孔(11)內自由活動,所述的探桿(22)的桿體上設置有長度刻度單元(23),所述的底座(31)上固定有指針(50),指針(50)的針頭指向長度刻度單元(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長度刻度單元(23)為套設在探桿(22)桿體上的套管,該套管上設置有長度刻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載荷(40)為袋裝標準重量的配重土,該配重土采用就地取材的土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孔(11)位于承壓板(10)的中心位置處。
5.一種用權利要求1的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開挖基槽A,基槽A的深度為所要求測試的土層位置,基槽A寬度大于承載板(10)的3倍;
b、利用微型動力觸探(20)在基槽A的中部進行連續動探,動觸頭(21)穿過表層松散、稍密砂層,進入中密砂層一定深度,這時動觸頭(21)位于較穩定密實性較好地層中,去掉動力觸探的錘擊端組件,僅留探桿(22)出露于地表;
c、人工找平探桿(22)周圍的砂土,然后平穩的放上承壓板(10),再將載重單元(30)放置在承壓板(10)的上方,需要確保探桿(22)穿過通孔(311)后自由懸伸;
d、就地使用袋子裝取標準重量的土作為配重載荷(40),然后逐級加荷至浸水壓力p;每級加荷后,連續2h內,每1h的下沉量小于0.10mm時,認為承壓板(10)下沉已趨穩定,即可加下一級壓力;
e、維持浸水壓力p并向基槽A內均勻注水至飽和,待承壓板(10)下沉穩定后,試驗終止,從長度刻度單元(23)上讀出附加濕陷量ΔFs,ΔFs為浸水前后長度刻度單元(23)上的讀數之差;
f、根據ΔFs數值的大小,分析判斷待測地層是否具有濕陷性,以及濕陷性的程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加一次配重載荷后,每間隔15min測讀一次下沉量,連續觀察4-5次,之后每隔30min觀測1次,當連續2h內,每1h的下沉量小于0.10mm時,可加下一級壓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測試土濕陷性的裝置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動觸頭(21)進入較密實砂層的終止標準為動貫入阻力≥5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14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