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曲面面板的補償數據獲取方法及液晶顯示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81146.3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92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肖光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鐘子敏 |
| 地址: | 518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曲面 面板 補償 數據 獲取 方法 液晶顯示器 | ||
1.一種曲面面板的補償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所述曲面面板的補償點的位置及Mura補償數據,所述補償點為所述曲面面板的像素在平面圖像中的投影;
根據所述曲面面板的參數及所述補償點的位置進行線性插值,獲取插值點的位置,所述插值點為所述曲面面板的像素;
判斷所述插值點是否有與其重合的所述補償點;
當所述插值點有與其重合的所述補償點時,以所述重合的補償點的Mura補償數據作為所述插值點的補償數據,當所述插值點沒有與其重合的所述補償點時,將與所述插值點相鄰的兩個所述補償點的Mura補償數據的加權和作為所述插值點的補償數據;
其中,所述加權和為:
y=(P*d1+Q*d2)/(2d/X),
其中y為所述加權和,P和Q分別為與所述插值點相鄰的第二補償點和第一補償點的Mura補償數據,d1為所述第一補償點與所述插值點之間的水平距離,d2為所述第二補償點與所述插值點之間的水平距離,d為所述曲面面板的半弦長,d1=|x-(2d/X)*m1|,d2=|x-(2d/X)*m2|,m1和m2分別為所述第一補償點和所述第二補償點在水平行內的序號與同一行內的邊緣像素的序號的差值的最小值,X為所述平面圖像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個數;
其中,所述插值點的位置為:
x=n*L*cos(μ1)+k(n*(n-1)/2),
其中,x為所述插值點距離所述平面圖像的垂直邊緣的水平距離的最小值,n為所述插值點對應的所述曲面面板像素在所述曲面面板上水平行內的序號與同一行內的邊緣像素的序號的差值的最小值,L為所述曲面面板上相鄰像素之間的直線距離,L=2*sin(α/2)*R,α=180*c/(π*R),R為所述曲面面板的半徑,c為所述曲面面板上相鄰像素之間的曲面距離,μ1=arccos(L/(2*R))-arccos(d/R),k為投影平面上連續兩對相鄰所述插值點的間距之差,k=(L-L*cos(μ1))/(M/2),M為所述曲面面板水平方向上的像素個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所述曲面面板的補償點的位置及Mura補償數據包括:
利用攝像裝置對所述曲面面板進拍攝,以獲取所述曲面面板的平面圖像;
根據所述平面圖像獲取所述補償點的位置及Mura補償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攝像裝置在距離所述曲面面板指定距離處的中軸線上進行拍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曲面面板的參數及所述補償點的位置進行線性插值,獲取插值點的位置的步驟包括:
根據所述曲面面板的參數及所述補償點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進行所述線性插值,獲取插值點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所述曲面面板的補償點的位置及Mura補償數據包括:
獲取至少三次所述曲面面板的補償點的位置及Mura補償數據,每次獲取的所述曲面面板的顯示畫面的灰度不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面板的所述顯示畫面的灰度選自與包括0灰度和最大灰度在內的灰度區間。
7.一種液晶顯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曲面面板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使用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獲取的所述插值點的位置及補償數據對所述曲面面板進行Mura現象補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114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漏電流控制電路及控制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