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80803.2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19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清;宋道國;黃俊;夏春蘭;許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四川金洪源金屬網欄制造有限公司;四川卓奧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7/00 | 分類號: | E01F7/00;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劉賢科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評估 災害 沖擊 等級 方法 | ||
1.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標記柔性防護裝置中多根依次并聯在支撐繩(103)上的耗能繩(105)的能量等級,耗能繩(105)的能量等級為Qi,每根耗能繩(105)對應的能量等級Q依次增加,耗能繩(105)的直徑為Di,每根耗能繩(105)對應的直徑D依次增加,其中i為分布的耗能繩(105)數量,每根耗能繩(105)的破斷拉力Rm代表其對應的能量等級Q一一對應,根據耗能繩(105)的數量i將該柔性防護裝置的災害沖擊等級劃分成I級,耗能繩(105)的數量i與該柔性防護裝置的災害沖擊等級I一一對應,根據破斷的耗能繩(105)最大的直徑D來評估該柔性防護裝置所受到的災害沖擊等級I;所述柔性防護裝置包括鋼柱(101)、防護網(102)以及設置在鋼柱(101)上下兩端的支撐繩(103),鋼柱(101)沿邊坡橫向間隔布置數根,上端的支撐繩穿過所有鋼柱(101)的柱頂并由兩端的鋼柱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下端的支撐繩(103)穿過所有鋼柱(101)的柱底并由兩端的鋼柱側拉到邊坡進行錨固,防護網(102)置于鋼柱(101)上下兩端的支撐繩(103)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繩(103)上設置有多個柔性防護裝置,所述的柔性防護裝置由多根依次并聯在支撐繩(103)上的耗能繩(105)組成,耗能繩(105)之間設置有安全距離,從上至下分布的耗能繩(105)直徑依次增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耗能繩(105)的直徑D和能量等級Q在使用前是確定并唯一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耗能繩(105)的直徑D依次增加,耗能繩(105)按照2-6mm的級差標準逐級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耗能繩(105)通過繩卡(106)固定在支撐繩(103)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耗能繩(105)的破斷拉力為45-600kN。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耗能繩(105)的破斷拉力低于支撐繩(103)的破斷拉力,其中,最頂部的耗能繩(105)的直徑最小。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防護裝置安裝在兩鋼柱(101)之間的支撐繩(103)上,柔性防護裝置上的耗能繩(105)穿插在防護網(102)的網孔中。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防護裝置安裝在支撐繩(103)側拉到邊坡的位置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評估災害沖擊等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護網(102)通過縫合繩(104)分別與上端的支撐繩和下端的支撐繩連接,其中,縫合繩(104)穿插在防護網(102)的網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四川金洪源金屬網欄制造有限公司;四川卓奧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四川金洪源金屬網欄制造有限公司;四川卓奧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080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