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起泡助排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711080793.2 | 申請日: | 2017-11-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49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發明(設計)人: | 邱小慶;李國鋒;梅潔;楊文波;陳付虎;王璇;李雷;黨冰華;方彥明;唐勤;王銳霞;魏凱;何榮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氣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9K8/68 | 分類號: | C09K8/68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飛 |
地址: | 450006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起泡 助排劑 單劑 制備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氟碳表面活性劑 兩性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 質量百分比 起泡性能 穩定性能 氧化胺類 油氣開采 增效作用 重要意義 油性 起泡劑 穩泡劑 抗凝 抗鹽 鹽酸 協調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起泡助排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油氣開采技術領域。本發明的起泡助排劑,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陽離子表面活性劑5~1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0~15%,氧化胺類兩性表面活性劑5~20%,氟碳表面活性劑0.1~3%,助劑0~20%,穩泡劑5~12%,余量為水。本發明的起泡助排劑具有優良的起泡性能、抗鹽、抗凝析油性能好,25%的鹽酸中穩定性能好;充分利用表面活性劑間的協調增效作用,將助排劑和起泡劑結合在一起,一種單劑同時具備起泡和助排的功能,減少了助劑種類,降低單劑間不配伍的風險,對于降低成本,增強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起泡助排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油氣開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致密碳酸鹽巖的開采過程中,由于儲層具有巖心致密、低孔、低滲、地層壓力低的特點,通常采用普通酸酸壓、前置液酸壓、多級注入酸壓、以及復合加砂酸壓工藝對儲層進行改造,以實現碳酸鹽巖儲層深度酸壓,形成穩定的油氣流動通道,最終達到增產目的。
但是酸壓的過程中使用壓裂液、酸液進入儲層,尤其是進入致密特低滲儲層后,由于地層能量不足,存在嚴重的毛管自吸作用,在自然條件下壓裂液的破膠液/酸液的殘液都難以返排,因此,大多數致密低滲儲層壓裂液/酸液中同時加入助排劑和起泡劑。加入助排劑主要是為了降低破膠液表界面張力,降低毛管阻力;加入起泡劑的同時一般會伴注液氮,形成類泡沫工作液體系,一方面降低液柱靜壓力,一方面降低濾失,同時補充地層能量,促進返排。
經過多年的研究應用,目前市場上起泡劑、助排劑種類豐富,性能優良。起泡劑主要由表面活性劑類發泡劑和穩泡劑組成;助排劑主要由表面活性劑、助溶劑組成。兩者主要成分均為表面活性劑,為降低成本,充分發揮兩種單劑的復配效果,有必要提供一種兼具起泡和助排功能的復合起泡助排劑,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如專利號為CN106479473的中國專利文本中公開的針對氣井的起泡助排劑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烷基多糖苷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甜菜堿類兩性表面活性劑加入氧化胺或烷基醇酰胺類穩泡劑、助劑和水組成,所采用的助劑為乙醇、乙二醇、丁二醇或異丙醇,該起泡助排劑主要針對壓裂施工井,沒有交代酸壓/酸化施工中與酸及酸液其他助劑配伍性能。授權公告號為101538462B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油井助排劑,應用于油田油井酸化壓裂后的殘液助排,各組分重量百分比為: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工業品:7.5~13.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4工業品:2~3.5%;聚氧乙烯烷基醇醚-8JFC工業品:25~3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CF-6工業品:3.5~5%;氟碳表面活性劑FN-3工業品:0.05~0.1%,其余為水;在油井酸化、壓裂時,在酸化液、壓裂液中加入1~1.5%,常溫、攪拌均勻,能夠起到降低施工殘液在儲層中流動的粘附力,加快殘液返排20~30個百分點,但是該助排劑只能單獨作為助排劑使用,助排劑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表面活性劑具有良好的發泡效果,但是缺乏穩泡劑,只能用于油井壓裂施工中起到助排的作用,并不能很好的發泡形成穩定泡沫而起到降低濾失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成本的酸化/酸壓用兼具起泡效果和助排效果的起泡助排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起泡助排劑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起泡助排劑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起泡助排劑,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陽離子表面活性劑5~15%,非離子表面活性劑0~15%,氧化胺類兩性表面活性劑5~20%,氟碳表面活性劑0.1~3%,助劑0~20%,穩泡劑5~12%,余量為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氣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氣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07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