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80388.0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8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靖;樊旺青;魏佳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10/46 | 分類號: | H01M10/46;H01M8/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61214 | 代理人: | 韓玙 |
| 地址: | 71004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燃料 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子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
背景技術
儲電器是目前攜帶最為方便的充電式儲電設備之一,一般作為備用電池來使用,如充電寶等,已成為長時間外出攜帶的必須品。現有儲電器中的電量都是由外界產電設備充電而產生的,當儲電器內的電量耗盡時,必須在有電的情況下充加電量后才能使用,否則將無法繼續使用,同時,儲電器內的電量存儲是有限的,并且會在短時間內耗盡,當在戶外或者停電等狀態時,無法對儲電器進行充電,這樣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解決了現有儲電器在電量耗盡時且無外界電源時不能自行充電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有產電系統和儲電系統,產電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多組電極儲料罐,每組電極儲料罐包括一個陰極儲料罐和一個陽極儲料罐,陰極儲料罐和陽極儲料罐內存儲有培養液,陰極儲料罐和陽極儲料罐內均設置有碳氈電極,碳氈電極上均富集有產電微生物,儲電系統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蓄電池,陰極儲料罐通過第一導電線與蓄電池的正極連接,陽極儲料罐通過第二導電線與蓄電池的負極連接,外殼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殼蓋,外殼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殼蓋。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陽極儲料罐和陰極儲料罐上均設置有進料口,進料口上均配合設置有口蓋。
蓄電池通過第三導電線連接有導電板。
導電板上還設置有輸電口、指示燈和開關,指示燈至少設置有三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儲料罐內的微生物在養料充足時能夠自發產電,產生的電量直接儲備在電池內,解決了現有儲電器在戶外或停電等情況下,在電量耗盡時無法進行充電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第一殼蓋,3.第二殼蓋,4.電極儲料罐,5.開關,6.第三導電線,7.碳氈電極,8.產電微生物,9.蓄電池,10.第一導電線,11.第二導電線,12.導電板,13.輸電口,14.指示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如圖1所示,包括四周密封的外殼1,外殼1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殼蓋2,外殼1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殼蓋3,外殼1內設置有產電系統和儲電系統,產電系統包括依次并排設置有多組電極儲料罐4,每組電極儲料罐4包括一個陰極儲料罐和一個陽極儲料罐,陰極儲料罐和陽極儲料罐的頂端均設置有進料口,進料口上均配合設置有口蓋,陽極儲料罐和陰極儲料罐內存儲有培養液,陰極儲料罐和陽極儲料罐內均設置有碳氈電極7,碳氈電極7上均富集有產電微生物8,儲電系統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蓄電池9,陰極儲料罐通過第一導電線10與蓄電池9的正極連接,陽極儲料罐通過第二導電線11與蓄電池9的負極連接,蓄電池9通過第三導電線6連接有導電板12,導電板12位于第一殼蓋2上,導電板12上分別設置有輸電口13、指示燈14和開關5,如圖2所示,指示燈14至少設置有三個。
培養液中包括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
本發明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具體工作原理是:
打開口蓋,通過進料口向電極儲料罐4中加入適量的活體產電微生物8原料,再加入產電微生物8所需的培養液,攪拌均勻,蓋上口蓋,陽極儲料罐內的產電微生物被培養液分解產生電子,電子通過碳氈電極7傳遞出,再通過第一導線10和第二導線11傳遞到陰極儲料罐中,形成電流,電流通過第一導線10和第二導線11傳遞到蓄電池9中,當電子設備電量耗盡時,將電子設備充電接頭插入輸電口13內,打開開關5,即可進行充電;同時,還可根據電極儲料罐4內的產電微生物8的含量,每隔適當天數向電極儲料罐4中添加適量營養物質,保證產電微生物8能夠長期的存活并不斷的產生電量。
本發明一種微生物燃料儲電器,電極儲料罐4內的產電微生物8在養料充足時能夠自發產電,產生的電量會儲備在蓄電池9內,這樣就能隨時隨地對電子設備進行充電,解決了現有儲電器在電量耗盡時無法對用電器進行充電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803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