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聲發射引伸計及其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79539.0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29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呂源;張傳偉;徐超;鐘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3/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 地址: | 71005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聲發 射引伸計 及其 試驗 方法 | ||
1.一種聲發射引伸計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聲發射引伸計包括信號放大器(10)、計算機(12)、多通道聲發射儀(13)和用于接收應力波的第一傳感器(3)、第二傳感器(4)、第三傳感器(8);
所述第一傳感器(3)、第二傳感器(4)、第三傳感器(8)均與所述信號放大器(10)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線(11)連接,所述信號放大器(10)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多通道聲發射儀(13)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線(11)連接,所述多通道聲發射儀(13)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計算機(12)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線(11)連接;
所述第一傳感器(3)、第二傳感器(4)、第三傳感器(8)均為聲發射傳感器;
試驗步驟包括:
步驟1:制備力學性能試樣(6),安裝、連接各部件;
步驟11:制備力學性能試樣(6),試樣(6)符合國家金屬力學性能試驗標準,試樣(6)上下兩端各有一個銷孔,試樣(6)中間為測試區域,測試區域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兩個上凸耳(5)和兩個下凸耳(7),兩個上凸耳(5)和兩個下凸耳(7)均分布在試樣(6)左右兩側,測試區域內兩個上凸耳(5)和兩個下凸耳(7)之間的試樣(6)中心線距離即為標距;
步驟12:將試樣(6)安裝在力學性能試驗機上,具體為:
將定位銷(2)穿過試樣(6)上端的銷孔,將試樣(6)與力學性能試驗機的上拉桿(1)連接,將定位銷(2)穿過試樣(6)下端的銷孔,將試樣(6)與力學性能試驗機的下拉桿(9)連接;
步驟13:固定傳感器并接好信號線(11),具體為:
第一傳感器(3)設置在試樣(6)上端銷孔附近,第二傳感器(4)設置在兩個上凸耳(5)之間的試樣(6)中心線處,第三傳感器(8)設置在兩個下凸耳(7)之間的試樣(6)中心線:
第一傳感器(3)、第二傳感器(4)、第三傳感器(8)均與信號放大器(10)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線(11)連接,信號放大器(10)的信號輸出端與多通道聲發射儀(13)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線(11)連接,多通道聲發射儀(13)的信號輸出端與計算機(12)的信號輸入端通過信號線(11)連接,計算機(12)中設置有力學性能測試軟件系統;
步驟2:開始初始試驗,具體為:
步驟21:在計算機(12)力學性能測試軟件系統上設置加載載荷大小F、加載速度V、試樣(6)標距B、試樣(6)橫截面積S以及試驗結束條件;
步驟22:初始加載,第一傳感器(3)采集到初始應力波,并記錄信號的幅度、能量、振鈴計數、上升時間、持續時間;
步驟23:通過對比應力波的特征信息,確定第二傳感器(4)采集到初始應力波的時間;
步驟24:通過對比應力波的特征信息,確定第三傳感器(8)采集到初始應力波的時間;
步驟25:得到初始應力波從第二傳感器(4)傳遞到第三傳感器(8)的時間,第二傳感器(4)和第三傳感器(8)接收到該應力波信號時存在一個時間差Δt,第二傳感器(4)與第三傳感器(8)之間的距離為試樣(6)標距B,由此計算出該應力波傳播速度v=B/Δt;
步驟3:開始正式試樣(6),具體為:
步驟31:力學性能試驗機下拉桿(9)保持不動,電動機帶動力學性能試驗機上拉桿(1)實現上下移動,試樣(6)被拉伸或壓縮而不斷發生變形,變形后試樣(6)的標距B′隨之發生變化,在試驗過程中,通過實時對比第一傳感器(3)、第二傳感器(4)和第三傳感器(8)檢測到的應力波信號特征,識別得到3個傳感器采集到同一應力波信息的時間點,并以某種頻率采集第二傳感器(4)和第三傳感器(8)接收到同一應力波信號的時間差Δt′;
步驟32:根據應力波理論可知,某種材料的應力波傳播速度只與該種材料的彈性模量E和密度ρ有關,即應力波傳播速度是材料的特有屬性,由于金屬材料的應力波傳播速度v已知,由公式B′=v·Δt′計算出試樣(6)在試驗過程中任意時刻的標距B′,試樣(6)的應變由公式ε=|(B′-B)|/B計算得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發射引伸計的試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試樣(6)為棒材或板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科技大學,未經西安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953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檢測試樣抗剪強度的夾具裝置
- 下一篇:一種彈簧接觸線檢測方式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