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熔模精鑄用輔助脫蠟口成型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79040.X | 申請日: | 2017-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128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代銀;楊功顯;楊照宏;鞏秀芳;張松泉;曾洪;何建;伍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7/02 | 分類號: | B22C7/02;B22C9/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統國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熔模精鑄用 輔助 脫蠟口 成型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熔模精鑄用輔助脫蠟口成型工藝,包括如下技術措施:?設計制作脫蠟口蠟模,所述脫蠟口蠟模的外輪廓為內端小、外端大的錐形結構,所述脫蠟口蠟模的軸向上具有導熱空腔,所述導熱空腔內端的蠟模壁厚小于外端的蠟模壁厚;?根據設計要求,將制作好的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布置在熔模精鑄用的蠟樹的對應輔助脫蠟部位,使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的內端與蠟樹相結合;?將帶有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的蠟樹進行沾漿淋沙制殼,得帶有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的陶瓷型殼。本發明能夠確保陶瓷型殼上的輔助脫蠟口實現快捷、迅速、高效、可靠地有效建立,進而保障陶瓷型殼內的蠟模穩定、可靠地熔化脫蠟,實用性強,經濟效益顯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熔模精鑄技術,具體是一種熔模精鑄用的輔助脫蠟口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熔模精密鑄造技術中的制殼工藝主要包括如下技術措施:首先,根據零件的設計結構而壓制對應的零件蠟模和澆注系統蠟模,將壓制成的零件蠟模和澆注系統蠟模焊接組成整體,即形成蠟樹;其次,在蠟樹上以粘漿淋沙方式制備一定厚度的陶瓷型殼;然后,待陶瓷型殼初步干燥后,將模組放入高溫脫蠟釜中,通過高溫高壓的蒸汽將陶瓷型殼內部的蠟模熔化去除,得對應的空腔的陶瓷型殼。
在上述熔模精鑄的制殼脫蠟過程中,由于蠟模的熱膨脹系數要數倍的大于陶瓷型殼,若無法解決此問題,則會在脫蠟時極易發生因蠟模膨脹而導致陶瓷型殼脹裂、報廢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此技術問題,行業內通常的采取的技術措施是,在蠟樹成型時,根據后續陶瓷型殼脫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排蠟困難部位,在蠟樹上粘貼圓柱狀的脫蠟口蠟模,脫蠟口蠟模在沾漿淋沙時其外端表面確保裸露,即在陶瓷型殼上預留出能夠形成輔助脫蠟口的蠟模結構。如此,在陶瓷型殼脫蠟時,蒸汽直接接觸陶瓷型殼上的輔助脫蠟口處的蠟模表面,將脫蠟口蠟模先熔化,使陶瓷型殼上形成輔助脫蠟口,為后續的陶瓷型殼內的蠟模熔化流出而建立了通道。當然,前述陶瓷型殼上所成型的輔助脫蠟口在陶瓷型殼的空腔成型后,必須對其進行封堵,以防陶瓷型殼型腔-即空腔的非澆注部位因與外界相通而產生跑火的技術問題,通常的封堵是以耐火水泥澆筑的方式實現的。
然而,傳統的輔助脫蠟口成型是以實心的、圓柱狀的脫蠟口蠟模實現的,且其軸向長度大于陶瓷型殼的壁厚,這就導致陶瓷型殼在脫蠟時的輔助脫蠟口處的蠟模的熔化時間較長,不能快速、可靠地在陶瓷型殼上建立輔助脫蠟口通道,使得陶瓷型殼因脫蠟而開裂的風險仍然較大。
在現有技術中,有將輔助脫蠟口的成型以空心的、圓筒狀的脫蠟口蠟模實現的,即在脫蠟口蠟模上預先形成脫蠟時的導熱空腔,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的“一種模殼脫蠟口帶封堵裝置的熔模離心鑄造方法及其裝置”(公開號:CN 105478672;公開日:2016年04月13日)。此類現有技術相較傳統技術而言,在陶瓷型殼上的輔助脫蠟口的建立得到了明顯的有效改善。但是,這些現有技術仍有改善、提升空間,這主要體現在空心的、圓筒狀的脫蠟口蠟模在融化時,其導熱空腔外周的蠟模基本上是以同步熔化完的,這就使得陶瓷型殼上的脫蠟口的建立仍不夠快捷、迅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熔模精鑄的陶瓷型殼脫蠟特殊性和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熔模精鑄用陶瓷型殼在脫蠟時能夠使輔助脫蠟口快捷、迅速、高效、可靠地建立的輔助脫蠟口成型工藝。
本發明實現其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熔模精鑄用輔助脫蠟口成型工藝,所述成型工藝包括如下技術措施:
-設計制作脫蠟口蠟模,所述脫蠟口蠟模的外輪廓為內端小、外端大的錐形結構,所述脫蠟口蠟模的軸向上具有導熱空腔,所述導熱空腔內端的蠟模壁厚小于外端的蠟模壁厚;
-根據設計要求,將制作好的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布置在熔模精鑄用的蠟樹的對應輔助脫蠟部位,使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的內端與蠟樹相結合;
-將帶有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的蠟樹進行沾漿淋沙制殼,得帶有所述脫蠟口蠟模結構的陶瓷型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90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消除聯體葉片葉身熱節的陶瓷型殼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路換向閥鑄造模具





